而且早先時候,鄭知常就主張遷都平壤,抵御金國,這也算是傳統藝能,并不讓人意外。
曲端聽說鄭知常的想法之后,氣得胡子都撅起來了。
見過蠢的,沒見過這么蠢的,國內什么狀況不知道,就要往外用兵,不怕生死國滅啊!
曲端是想反對的,可他這人又是個頂不安好心的,反正鄭知常倒霉,跟他也沒關系,更何況鄭知常損失越大,不是越要抱緊大宋嗎!
思前想后,曲端讓酈瓊帶著三千人,去給高麗兵馬壓陣。
而這三千人也不是滿編的,只有兩千八,其中還有一半是在高麗收編的……大致情況就是如此。
曲端還真反復告誡酈瓊,如果出了事情,別管高麗人,直接撤回來。
“官家,說到底這事怪酈瓊,他貪功心切,且驕狂自大。遇到了金兵之后,窮追不舍,結果落到了兀術的埋伏之中,才,才全軍覆沒!”
趙桓算是聽明白了,就算兀術再廢物,十倍以上兵力,又是處心積慮,還打不贏,那才是笑話。
至于高麗兵,他們什么時候能算成人了……
“兀術打了這么多年,總算撿了點便宜,他愿意吹牛,就讓他吹去。”趙桓緩緩道:“當下的情形,損失了三萬多人,鄭知常怕是撐不住了吧?”
劉子羽慌忙躬身,“官家圣明,此刻鄭知常手上的兵馬損失殆盡,已經沒有推行新制的能力,他已經向曲大王送信,又往朝廷送來了消息,希望大宋派兵救他。”
鄭知常真是怕了,他現在病急亂投醫,曲端要見,禮部要求,甚至還想親自來拜見趙桓,祈求上國恩典。
“你們都說說,高麗的事情要怎么辦?”趙桓斜靠著椅子,揉著眉頭,一副鬧心的模樣。
這時候吳玠沉吟道:“官家,當下高麗遍地烽火,到處都是亂兵……如果朝廷派遣人馬,要和誰打仗?去了之后,必然是對付高麗亂兵,也必然要對百姓下手。高麗的兵馬可以不算人,高麗百姓卻是不能真的不當回事,畢竟民心為大。且一旦亂兵悉數和大宋作對,朝廷又要派多少兵力,才能穩住局勢?浪費這么多錢糧兵馬,是否值得?”
吳玠這家伙在戰略上的把握還是相當了得,他反對救援。韓世忠的怒火也散去了大半,論起來他跟曲端的關系最好,現在不派兵,曲端又該怎么辦?高麗的局勢糜爛,又要如何?
“其實曲端談不上危險,他只要在保州待著,就能躲開高麗內亂,還能引而不發,坐享其成。”
“那鄭知常呢?就看著他死嗎?”韓世忠不解道:“這人來大宋多少次,也算是老實聽話,如果他沒了,高麗落到了別人手里,會不會跟咱們鬧翻?就算是養條狗,也不能眼睜睜看著被吃肉了吧?”
吳玠嘴角上翹,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說不定他這一死,比活著更有價值!”
眾人大驚,互相看了看,貌似理解了吳玠的思路,隨后露出了不尷不尬的笑容……倒是趙官家,覺得有點過意不去,“這樣吧,準備三萬石糧食,再安排兩百個人,去協助鄭知常,收拾舊部,勉勵他穩住大局,努力撐住,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官家定了調子,其他人還能如何,只是這點糧食,還有這點鼓勵,能挽救鄭知常的命運嗎?
貌似很懸!
事實上鄭知常已經如坐針氈,如芒在背……“完了,全都完了,三萬將士沒了,四方匪兵云集,該當如何?該當如何?”
老朋友白壽翰臉色凄苦,慘然道:“當下的路子無非三個,就看公怎么選了?”
還有三條路!
鄭知常露出了驚訝神色,“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