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臣,臣叩謝天恩,只是臣也有一個請求,能否將先父也列入其中,和臣同用一個位置?”
趙桓沉吟少許,也點了頭,李世輔含淚拜謝。
接下來趙桓又點了一個名字,劉晏!
作為騎營都統制,把劉晏放在這里,其實有些低了,讓他跟在張榮的后面,才是名正言順……可誰都明白,趙桓除了根據功勞之外,也要考慮各個方面,尤其是現有朝局的安穩。像李世輔這種,就是明顯有著宣誓的味道。
劉晏也沒有別的說的,他屬于孤臣,而且雅量非常,也能接受。
在劉晏之后,卻是一位已經殉國的老臣,楊惟忠!
而在楊惟忠之后,則是張叔夜。
一共十八位功臣,相比起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似乎少了一些,再看人員功臣,文臣只有四位,其余全是武將,趙桓的用意還是很明確的。
但不管怎么說,能拿到四個名額,對于文官來說,已經是喜出望外了。
趙桓這一手安排,對靖康元年以來的功臣,算是有了交代。又凝聚了人心,平衡了文武,甚至對于少數民族都有了安撫。
更加彰顯了天子氣度,大公無私。
總體來說,完美得到了目標,
一座昭勛閣,劃分了新舊,定下了標準。
能名列其中,自然是無上光榮,對于整個朝野來說,也有著不同的意味。
什么慶歷舊臣啊,什么新舊兩黨啊,全都是過眼煙云。
大宋要有新格局了。
趙桓又道:“朕今年還不到四十歲,當皇帝也不過十二年,自己覺著身體還算不錯,也有雄心壯志……昭勛閣功臣,朕留了一半,等時機成熟,自然會填補其中。”
趙桓還特意看了看首相趙鼎,“諸位愛卿也不要失落,總而言之,還望大家一起努力,中興社稷,造福萬民。”
話說到了這里,眾人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好好干,后面還有機會。
“臣等唯有鞠躬盡瘁,報答皇恩!”
趙桓讓大家伙站起來,隨后道:“朕準備了御宴,咱們君臣同樂。”
眾人欣然答應,趙桓已經不似原來那么摳門了,御宴還是相當有盼頭的。
可就在御宴剛剛開始,從樞密院傳來了消息。
“官家,蒙兀部族造反,剛剛洗劫了行臺的一處榷場,搶走糧食萬石,其余商貨無算。”張浚沉吟道:“官家,要不要立刻派兵,支援太子殿下?”
蒙兀造反!
該來的還是來了。
對此趙桓倒是不意外,天氣嚴寒,災荒不斷,肯定會有接連不斷的蒙兀人南下搶掠的。
“太子行臺有數萬大軍,要是連這點事情都應付不來,他也就不用當儲君了。咱們接著奏樂,接著舞!”趙桓斷然吩咐道,只是眉頭依舊微微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