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英宗來說,他攏共當了五年多皇帝,有三年多都在替他爹爭取地位,搞什么濮議之爭。
什么叫絕妙天子啊?
這就是!
偌大的國家,幾年的功夫,都未必摸著國政的門,偏偏還沉溺亂七八糟的事情,等想干點事情,身體完了,撒手人寰,換個更年輕的小皇帝上來。
那在這幾年的光景里,究竟誰是這個國家的主人,自然不言而喻。
同樣的道理不止發生在君臣身上,地方官和大戶,衙門的官和吏,都是如此。面對百年大戶,跪下來掙錢的縣令可不在少數。
趙桓提這些事情,卻不是打算整頓朝堂,發起風暴……畢竟眼下這幫人,多半還都老實干活,沒有喪心病狂到算計君父的程度,或者說剛剛興建的昭勛閣,有那么一點用處。
趙桓是打算用這些成熟的經驗,對付草原諸部,尤其是合不勒汗!
居然敢提出按照蒙兀的規矩,殺高過車輪的男丁……你丫的真是沒把朕放在眼里。
你難道不知道恩自上出的道理?
尤其是襲擊大宋榷場在前,雷霆雨露,只能出自朕這里!至于其他人,誰也不行!
趙桓的憤怒可想而知,但是令人詫異的是,居然沒有人覺察。
包括合不勒汗在內,都沒有覺察到。
這位蒙古汗王樂顛顛進京,滿以為能收到官家賞賜。
趙桓倒是也沒有慢待他,親自在文德殿設宴,準備了相當豐盛的宴席,還特意把太傅李邦彥叫來。
這位浪子宰相都高興的要哭了,官家啊,你總算想起老臣了,你說這昭勛閣怎么能沒有老臣?
難道老臣真的失寵了嗎?
趙桓對合不勒汗笑道:“你出兵協助平叛,殺伐果決,忠勇可嘉,的確是大宋忠臣,理當重賞……只是朕秉持一顆仁心,不愿多做殺戮,卿還要體諒朕的用意啊!”
合不勒汗急忙站起,“好教官家得知,圣天子仁慈愛民,蠻夷之人也心知肚明……只是官家到底不是我們蒙兀人,不清楚我們的習俗……官家的仁慈不會有用,放他們回去,接下來又會舉起彎刀,拿起弓箭,繼續和大宋作對,只有把他們屠戮干凈,才能真正獲得太平!”
趙桓眉頭微蹙,李邦彥察言觀色,看出了趙桓的不悅,心中暗道這個合不勒算是要倒霉了。
“聽卿這么說,朕的確不懂草原的規矩,看起來以后草原的大局,都要仰仗你了。”
合不勒竟然沒有聽出趙桓的戲謔,反而眼前一亮,以為機會來了,連忙說:“官家,只要讓臣負責,臣愿意討平草原諸部,從此之后,唯命是從,忠心耿耿,為陛下鷹犬,如有違背,臣愿意不得好死!”
趙桓大喜,竟然站起來,走到了合不勒的面前。
“果然是忠勇無雙……有你這樣的忠臣在,朕無憂矣。”趙桓一轉身,讓人取來了一套金燦燦的鎧甲,又有一柄佩劍,一并賜給了合不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