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歌》的魅力和感染力是毋庸置疑的,當池景行的歌聲響起的那一刻,臺下的觀眾便高聲尖叫起來。
甚至還有不少人直接站起身,舉起酒瓶跟著池景行的歌聲高聲唱了起來,而受到身邊人的感染,更多人也是起身揮舞雙臂,為正在唱歌的人歡呼。
不得不說,這首歌實在是太適合在廣場上群體合唱了,更不用說,像五四廣場這種與歷史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地方。
所以,短短幾十秒之后,這兒便成了一片歌聲的海洋,又與不遠處的大海相連,仿佛遠在西方的牛鬼蛇神都瑟瑟發抖了。
而這,就是曾經搖蕩在歐洲的幽靈的力量,這也正是《國際歌》的魅力所在。
一時間,江山都似已變色,赤旗已插遍寰宇。
“……”
“這是最后的斗爭,團結起來到明天。”
“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這是最后的斗爭,團結起來到明天。”
“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隨著萬人應和,池景行也是絲毫不顧形象,高聲嘶啞著,帶動著大家一起將這首歌唱到了最后一段。
當然,池景行這會唱也是國內流行的版本,實際上,真正的《國際歌》共六段呢,但后面的三段,對共建和諧社會還是有些精神沖擊的。
而且,如果他繼續唱下去,會不會被正義的鐵拳警告且單說,關鍵是,臺下的觀眾們也不會跟著唱了啊。
所以,見好就收才是最佳選擇。
過猶不及嘛。
即便只是這國內的流行版,也讓臺下的觀眾們嗨大了。
額,這么說其實也不夠準確,畢竟,這個搖滾版的《國際歌》,可是池景行重生后才讓其在這個世界上開花結果的。
這樣的表現形式,既讓臺下的觀眾感覺新奇,又覺得是理所當然的。
當池景行終于放下吉他時,臺下的人群都還在站著,舉起酒瓶子繼續高呼著。
“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池景行!”
“再來!”
“一起搖滾!”
“這是最后的斗爭!”
“……”
池景行當然不會再唱一遍了,因為剛才那幾分鐘,他可真是毫不顧忌體力的,就連上臺前感覺有些冷的身子,現在都已開始冒汗了。而且,再唱一遍這首歌也不在計劃內啊。
除非加錢。
池景行放下吉他,向舞臺的三個方向鞠躬,不斷地口稱,“謝謝大家!”
主持人則不失時機地跑了過來,舉起話筒對池景行道,“池老師您好,剛才您唱得太棒,我在臺下都已熱血沸騰了。”
“謝謝,不過,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這是我們大家伙一起唱的,對不對?”池景行謙虛地回答了幾句,最后那三個字卻是向臺下的觀眾問的。
“池哥牛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