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個?內哥?氣抖冷!我們黑人兄弟姐妹啥時候才能站起來啊!(狗頭)”
“臥槽!池哥和覃諾諾一定早就勾搭成奸了,還跟這演戲呢!狗,男,女!”
“剛才聽了女聲版的《生僻字》,再來一首女聲版的《發如雪》,美滋滋!”
“咦,覃諾諾剛才不就唱過《生僻字》了嗎?也沒見她說起版權問題啊!池哥已經上傳歌的改編權啊翻唱權啊什么的,早就授權給《蒙面》了好吧?為什么,還要特意問一下呢?”
“肯定是要大改了啊!”
“鬼女不會是是要將這首歌,改成粵語版的吧?也不知,池哥手上有沒有粵語版,會不會滿意她的改編,或者說,鬼女所謂的改編,會不會本就是我池自己填的粵語版啊?”
“天后都說了,這首歌不降key是很難唱的,就算只是唱出原版的水平,我的票就一定投給鬼女,畢竟,她唱的可是現場啊!”
“……”
隨著無數現場和場外觀眾的悄聲議論,《發如雪》的前奏,已經開始響起。
持續了十余秒的雨聲之后,主音古箏和鋼琴伴奏,便接管了前奏的旋律。
這首歌的伴奏,其實是用電腦制作出來的,包括雨聲,以及古箏、鋼琴等等樂器的聲音,全都是電腦制作。
好一會,這首歌的前奏結束以后,覃諾諾的聲音終于通過麥克風傳了出來。
“綾錦旗,紙的轎馬。”
“青梅酒,擊鼓欲傳花。”
“喜怒哀樂都只因,那風陵夜話。”
“倚天劍,獨自諳啞。”
“峨眉霧,像當晚的煙花。”
“……”
覃諾諾的歌聲一起,正在舞臺邊坐著的王靖雯,就忍不住捂住了嘴。
她的起調,跟原唱是一樣一樣的啊!
而且,真穩!
再想起上周發的那篇,夸贊《發如雪》這歌特別難唱,即便是對專業歌手也是如此的圍脖文章之后,王靖雯的臉,就有點火辣辣的錯覺了。
這不是,被現場打臉的節奏嗎?
現在掏出手機刪掉這篇文章,會不會太晚呢?
陳宗茂對覃諾諾的表現,顯然也是極為滿意,他忍不住轉頭對王靖雯道,“這氣息,真穩,好期待她待會的Rap。”
王靖雯點點頭,卻沒心情多說話。
而坐在最邊上的汪半壁,此時也已轉過頭,低聲向陳醫生問起了,覃諾諾唱的詞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少掌握一門語言,真有點小小的卑微呢!
就在陳宗茂、王靖雯等四位導師低聲交流之際,現場的絕大多數觀眾,則多半都沉浸到了覃諾諾的歌聲中。
盡管,他們也都根本聽不懂,人家唱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但音樂的魅力,除了歌詞之外,旋律也占據著很大的比重,而且,往往還可能是決定性因素。
為什么呢?
因為現今流行的絕大部分的歌,都是先有曲再有詞、先定調再填詞的啊!
古代的詞,也大抵如此!
所以,做出《如夢令》、《水調歌頭》、《水龍吟》、《蝶戀花》等等無數詞牌的古代作曲家們,竟然不如蘇東坡、柳三變、李易安這些人的名氣大,甚至是連署名都沒留下一個。
實在是太悲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