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哥!”
“池哥!!”
“繼續合唱!”
“合唱!!”
“……”
在觀眾們熱情的呼喊聲和不斷揮舞著的熒光棒中,周宇豪無情地轉身退去了。
池景行則舉起了麥克風,笑著說道,“大家好,很高興能應周天王之邀來到寶島,來到小巨蛋演唱會現場,那接下來,我給大家來一首《酒干倘賣無》。”
念最后那五字歌名時,池景行用的是閩南語。
因為現場的絕大部分觀眾都是本地人嘛,所以,秒懂。
嗯,池景行接下來要唱的,正是另一個時空的電影《搭錯車》的主題曲《酒干倘賣無》,這部電影講述的,其實是一個退伍老兵與棄嬰的故事。
將“酒干倘賣無”,翻譯成國語之后,也就是“有酒瓶子賣嗎”的意思了。
這顯然是一首關于愛與家庭的歌,用這首歌歌頌父愛或母愛,都是可以的。
這首歌,甚至比《愛拼才會贏》的出現,還要早上幾年。
但經典,永遠不會過時。
唯一的問題,是池景行的父母都是不會說閩南語的。
但這,似乎也不重要。
而當池景行報出歌名之后,現場的大多數觀眾就再次震驚了。
絕大多數人原本還以為,《愛拼才會贏》本就是周宇豪寫的歌呢,剛才只不過是為了抬高池景行,才配合著演一下而已。
但現在,人家好像又拿出了一首閩南語歌呢。
這,可怎么破啊?
“夭壽啦,池哥這是要跟閩南語杠上了嗎?”
“不會還是閩南語歌吧?我稀飯!”
“哇嘎里共,池哥唱粵語歌之后就引起過網上的罵戰呢,希望咱們閩南人都能團結。”
“池哥好像沒唱過有明顯京城風格的歌,真懷疑他到底是不是老京城!”
“都別鬧了,安靜聽歌吧!”
“……”
在無數現場觀眾的期待中,現場樂隊與伴奏交相輝映起來。
前奏過后,便先傳出了背景中的女聲,自然是閩南語。
“酒干倘賣無。”
“酒干倘賣無。”
“酒干倘賣無。”
“……”
隨后,池景行有些滄桑的聲音,便流淌出來。
卻不是大多數現場觀眾期待中的閩南語,而是,——國語。
“多么熟悉的聲音。”
“陪我多少年風和雨。”
“從來不需要想起。”
“永遠也不會忘記。”
“沒有天哪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