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晚七點。
昌城大學城。
昌城大學城,就坐落于昌城的城南兩公里之處。
走出大學城的大院們,只要轉頭往東看去,一眼就能看到佇立在西關環島中的巨大的闖王雕像了,——也是挺諷刺的,作為明朝的掘墓人,李自成現在倒成了十三陵的守墓人!
早在二十多年前,也就是全國高校正式擴招前后,昌城大學城便應運而生了,當時算是京城的七八所高校的分校區,包括京郵、華政、京交、京信等等等等。
以上這些學校的大一新生,都得先到這個大學城呆一年,等到了大四的師兄老師姐們騰出了宿舍,他們才能回歸本部。
都是大一新生,又是十多個學校混雜在一處,可想而知這兒當時有多亂了。
不過,隨著昌城高教園的建立,越來越多的高校都建起了獨立分校,許多學校也就從這兒搬了出去。
也因此,這兒的人煙算是凋零了下來,從二十多年前的三四萬人,變成了如今的一兩萬人了,從二十多年前的七八所高校,變成了如今的三所。
不過嘛,盡管這個校區只剩下了一兩萬人,但這些人基本都是大一大二的學生,相對而言,學習壓力還不算大。
所以,參與到今晚的露天晚會,也就是《好聲音》校園行的第一站的人,還是有不少的。
池景行等人就坐的大巴,從兩公里之外的昌城駛入昌城大學城時,便看到了夜幕下人山人海的景象。
此時天色剛擦黑,暑氣尚未盡去,充滿朝氣的男女學生們或著短袖或穿長裙,花紅柳綠般散落在校園四處,操場上臨時搭出的舞臺前早就坐滿了人。
“這就是大學嗎?我還是第一次來到大學呢,有點緊張怎么辦?”
“咦,咱們中還有沒上過大學的?”
“上過大學有什么可驕傲的?池哥說話了嗎?人家可是五道口的!”
“沒上過大學而已,還可以上上大學生嘛!”
“……”
為了緩解緊張的情緒,幾個人正低聲七嘴八舌地說著話。
池景行只是笑了笑,并沒參與其中。
當大巴停下時,早就等在一邊的,昌城大學城中的人數最多的京交分校的學生會成員,立即就迎了上來,笑著與當先下車的來自花皇的負責人牛哥握起手來,“歡迎牛哥,歡迎《好聲音》第二季的各位八強學員蒞臨鄙校,請。”
說完這話,領頭人又問道,“牛哥,你們的樂器呢?要幫忙搬一下嗎?”
牛哥尷尬一笑,“也沒什么樂器的,謝謝啦。”
畢竟是校園行嘛,池景行等人準備的現場歌曲都是校園民謠,一把吉他走天下的那種。
需要大件樂器,比如說鋼琴伴奏之類的歌曲,也就只能放伴奏唱了。
也不是什么特別專業的晚會,也沒那么多講究。
“哦,是這樣的,懂!”京交的負責人立即點點頭,閃到了一邊讓池景行等人下車了。
不得不說,這位京交的學生會負責人還是做過功課的,就連池景行都不一定叫得出名字的八強學員,他卻是每位都能叫上名。
池景行走下車時,這位負責人以及身后站著的幾位學生會成員,就多少有些激動了,“池哥下來了?歡迎池哥啊!”
然后,一幫人就真真假假地沖上來要簽名了。
“池哥他們都是遠道而來的,咱還是別打攪他們了吧?”負責人故作不悅地說了一句,又看向牛哥問,“牛哥,咱們先是參觀一下校園?還是直接上臺?那邊準備得差不多了。”
“時間差不多了,咱們還是直接上臺吧,完了要還有時間,再勞煩您帶著在校園里轉轉?”牛哥假裝看了一下表,以詢問的語氣說道。
“成!那各位,先跟我往后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