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師傅終究是逃不過真香定律啊!
樸老師對此倒是臉不紅心不跳地回應道,“因為,我沒錢了!”
不得不說,錢是萬惡之源!
但這錢,也是動力之源!
躺著就能活得好好的,誰還去費勁腦汁地去搞創作、搞發明什么的呢?
不管怎么說,《那些花兒》真可謂是樸師傅的十年磨一劍了,他從這首歌中得到了很多,也同樣失去了很多。
不過,當池景行唱出這首歌時,也就只有單純地得到了。
他得到的,是絕大多數現場觀眾的歡呼,是無數現場觀眾們的紛紛點贊。
“又是一首經典民謠!校園行活動就是池哥踩陳樹林的專場啊。”
“這首歌唱的不是簡單的愛情,而是寫那些一起成長的女孩子們,都失散在了命運的長河中。”
“那些花兒不是真的花兒,老子懷念的也不是她們,而是自己的青春!”
“與林妹妹戀愛之后,池哥這是代入寶玉了嗎?我忽然想起了《紅樓夢》的‘齡官畫薔’了,各有各的緣法,各有各的歸宿。”
“我生命中的女孩們,無論你解不解我的風情,我解不解你的衣扣,在此刻,我是如此的想你,不帶們。”
“想哭,感覺自己的青春留下了太多的遺憾。”
“池哥好像把自己唱哭了?我仿佛聽到了他的抽泣,不會就只有我一個人感覺到吧?不會吧?不會吧?”
“……”
池景行把自己給唱哭了?
這是錯覺嗎?
是的!
幾十年下來,池景行的確有過,聽歌時被感動得一塌糊涂之時。
同樣的,他在電腦前看某部電影時,也有過因為感動而流過眼淚的時候。
但在舞臺上,池景行還真沒有將自己唱哭的經歷!
這是何等的境界啊?
這可是入戲啊!
要是入戲太深,某些演員可能一輩子都無法從角色中走出來,比如,在《黑暗騎士》中飾演小丑的希斯萊杰。
而有的演員入戲太深,則會演什么角色都是一個樣了,比如說,黃教主的霸道總裁范兒,再比如說,鄧某人的話劇豬腳范兒。
不過,唱歌和演戲還是有區別的,做一首歌、演繹一首歌的時間,實在太短了!
而池景行是一位穿越者!
他需要演繹的,有無數的地球經典呢!
哪來的精力,每唱一首歌就入戲一次?
不過,上回唱《浮夸》時,池景行倒的確是有種入戲的感覺了。
但現在嘛,他時刻都在提醒自己,——自己不過是在模仿樸師傅而已!
努力模仿他那明亮中略帶沙啞的發聲,努力地模仿他的厚重的鼻腔發音,為的,都不過是想要完美地契合樸師傅的原版。
現在,他的模仿似乎很成功?
模仿明亮中略帶沙啞的嗓音,要的就是,讓人能感受到,歌中表達出的委婉和悔意。
在樂理上,歌手都很喜歡用高底音的轉換來創造悲嗆的感染力。
池景行成功做到了這一點。
最重要的,還是這首歌的歌詞的發音。
因為歌詞的發音,就相當于一歌曲的音色,等于是一把吉他的弦。
在唱這首歌時,池景行在很多句子中的尾音部分,也都特意帶上了厚重的鼻音。
為什么呢?
因為一個人在抽泣時的發音“嗚”,發音的地方同樣是鼻腔部分。
這樣的發音,很容易給人以一種暗示,一種傷感的暗示。
這也是,為什么有人會覺得,他們隱約能聽到抽泣聲的原因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