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一出,老趙的錢包也就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毫無疑問,這部電影的票房就徹底撲了,而且還是直接撲到姥姥家的那種。
但在當年的大眾電影百花獎的評選中,老趙這部電影卻獲得了最佳影片獎,而且,人家還是最佳男主角,——不是提名,而是最終獲獎了。
一個新人,就此獲得了影帝稱號?
一部票房慘淡的電影,竟然是最佳故事片?
那么,這些票到底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這個結果一出,頓時就引來了吃瓜群眾的質疑,報紙上也是一片大嘩。
經過記者的調查之后,發現在百花獎票選的最后一個月,從東北某小鎮寄往《大眾電影》的信竟有數千封之多,這些信里裝著的票,少的有幾張,多的甚至有幾十上百張。
不過是一萬多人的小鎮,竟在一個月中投出了二十多萬張票!
不得不說,這小鎮的人也太團結了,而且還很趁錢,人家買雜志都是成捆成捆地買的!
嗯,當時的百花獎是由觀眾投票產生的,只有購買《大眾電影》的人才有投票的資格,——而且,每本雜志都只有一票,每年的后半年的六期雜志都有一張票。
理論上說,每個人最多也就能投出六票。
而這本雜志在當時的定價就已經是六塊八了,二十多萬張票已經是價值一百多萬了!
這些錢,要是在京城買房,都已經能買到五六百平了!——當時的京城房價,不到三千一平。
不得不說,為了獲得影帝的稱號,老趙也是夠拼的了。
而且人家也挺聰明的,不過是巧妙利用了票選規則而已,雖道德上有些瑕疵,但真的沒犯法啊!
所以嘛,無數人當時一致譴責的,并不是老趙,而是負責計票的《大眾電影》編輯部。
一封信中,就有幾百張票!
這樣的信,你也敢收?
這樣的票,你也敢當做有效票?
百花獎的公正性,也就這樣,在公眾心目中一落千丈了。
隨后,《大眾電影》的銷量也從當初的年銷千萬冊,跌落到每期只有幾十萬了。
當初的百花獎獲得者,是何等的風光?
這之后呢?
也就那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