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分兩頭,遠在滄州的武松在知道了自己當年的事情之后,向柴進,宋江兩人告別,返回清河縣,行了幾天之后,武松來到清河縣地面。
此去離縣城還遠。
又是晌午時分,武松走得肚中饑渴望見前面有一個酒店,挑著一面招旗在門前,上頭寫著五個字道:‘三碗不過岡’。
武松入到里面坐下,將手中哨棒放在一旁,話說武松這哨棒也不是凡物,當年武松跟隨自己的師父學藝,學成下山之際,對方將這根哨棒交給了武松,告訴武松這根哨棒是用少林寺的一個百年柳木制成,有佛法加持!
不過對此等說法,武松肯定是不相信的。
坐好之后,武松大聲喊道:“主人家,快把酒拿來。”
只見店主人把三只碗,一雙箸,一碟熱菜,放在武松面前,滿滿倒了一碗酒。
武松拿起碗一飲而盡,叫道:“這酒好生有氣力!主人家,有飽肚的,買些吃酒。”
酒家道:“只有熟牛肉。”
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來吃酒。”
店家去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盤子,將來放在武松面前;隨即再倒一碗酒。
武松一飲而盡,道:“好酒!”
又倒了一碗。
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來倒了。
武松敲著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來倒酒?”
酒家道:“客官,要肉便添來。”
武松道:“我也要酒,也再切些肉來。”
酒家道:“肉便切來添與客官吃,酒卻不添了。”
“這是什么意思?”武松心說,隨即問道:“你如何不肯賣酒與我喝?”
酒家道:“客官,你須見我門前招旗上面明明寫道:'三碗不過岡'。”
武松道:“為何喚作'三碗不過岡'?”
酒家道:“俺家的酒雖是村酒,卻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來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過不得前面的山岡去:因此喚作'三碗不過岡'。若是過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便不再問。”
武松笑道:“原來這樣,我已經喝了三碗,為何不醉?”
酒家道:“我這酒,叫做‘透瓶香’。又喚作‘出門倒’,初入口時,醇濃好吃,少刻時便倒。”
武松卻不相信,直接說道:“休要胡說!還能不給你錢!再倒三碗來我喝!”
酒家見武松全然不動,無奈只好又倒了三碗。
武松喝完后,滿意的說道:“端的好酒!主人家,我吃一碗給你一碗酒錢,只顧倒來。”
酒家見武松身材魁梧,不敢得罪,又擔心對方的喝多之后鬧事,只能是硬著頭皮勸說道:“客官,休只管要飲。這酒端的要醉倒人,沒藥醫!”
武松頓時不滿,道:“休得胡說!便是你使蒙汗藥在里面,我也有鼻子!”
店家見狀無奈,只好又倒了三碗。
武松道:“肉便再把二斤來吃。”
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倒了三碗酒。
武松喝的開心,在懷里取出些碎銀子,叫道:“主人家,你且來看我銀子!還你酒肉錢夠么?”
酒家看了道:“有馀,還有些貼錢與你。”
武松瞬間大喜,道:“不要你貼錢,只管倒酒就是了。”
酒家道:“客官,你要喝酒時,還有五六碗酒哩!只怕你喝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