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出兵了?不可能,莫說此時的秦國是否還有足夠的兵力,即使是秦趙之間的距離也不可能讓秦軍這么快到達雁門代郡兩地。”燕王丹看著手中的戰報,只感覺到無限的荒謬之感。
從定下針對趙國北境的連環計之時,他就已經在考慮秦國可能作出的反應,他知道秦國不可能坐視自己吞并趙國北境,也正因為如此才要算計趙王偃,使得燕國得到一個最佳的出兵理由,也需要趙王偃的合作,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占領趙國北境,使其數十萬軍民為燕國所用,只有收服了這兩個出產冠絕天下的精銳騎兵的地方,他才能有更強的力量去收服燕國東北部的胡族。
他一直在等待著趙王偃的求援,他知道,在趙國北境已經保不住的情況下,趙王偃最好的選擇就是將兩郡交予自己,以換取燕國的援助,他深信這一點,因為這是出于國家層面考慮的最佳選擇。
也正是因為如此,郭開主動來到燕國后,燕王丹決定拿捏一下身價,雖然這是他的算計,但卻不想讓自己的吃相變得太過難看,但郭開卻不是普通人,他跑了。
郭開跑了也就跑了,他還穩得住,燕王丹知道,趙國真正能拿主意的是趙王偃,可他哪里知道,趙王偃豈能以常理度之。
在他的計劃中最不可能出現的情況還是出現了:秦國出兵了。
“秦軍是從何地出兵的?能在這么斷的時間內發兵至雁門的,只有太原之地,可是太原的秦軍主力不是早已被桓齮帶入了趙國境內嗎?”燕王丹看著跪在王座之下的披甲侍衛道。
“回稟大王,秦軍出自上郡。”披甲侍衛回答道。
“上郡?那里多是高山,從那里直達趙國雁門,秦軍是怎么做到的?”燕王丹疑惑道。
上郡在地圖上看上去,距離趙國雁門之地很近,但那只是地圖上的距離,事實上想要穿過兩地所耗用的時間甚至更在從咸陽達到薊城的時間之上,兩地之間的地形太過復雜,也正是因為如此,秦國在上郡布下的兵力從來都是為了防備北方的狼族,而從來不考慮趙國會從那里攻進秦國。
“卑職不知。”披甲侍衛回道。
“這也不知,那也不知,孤養你們這些人,還有什么用?”燕王丹徹底怒了,從接到秦國出兵的消息后,震怒已經在心中燃起的他此時再也控制不住,若為的涵養在慘痛的現實面前,消失的無影無蹤。
“大王莫要震怒,我或許知曉秦軍是如何在這么短的時間中從上郡進入趙國北境的。”在燕王丹的震怒中,服侍在燕王丹左右的中年女子道。
“云姨知道?”燕王丹壓制住心中的怒意,對于身后這位在自己的上位過程中出了大力,更是自己母后身邊最信任的心腹的女子面前,燕丹有著更多的寬容。
“大王可還記得當年趙武靈王為何在盛年之時突然間將趙王位傳給了當時的趙太子嗎?”被燕丹稱作云姨的女子道。
“當年趙武靈王為了能夠將全部的經歷投入到對秦國的戰爭中,才將王位傳于趙惠文王,自稱主父。”燕王丹回憶著關于趙武靈王的記載。
“據說,當時趙武靈王喬裝進入秦國,親自探訪秦國的底細,在其回國后,更是定下了一條可以避開函谷關天險的進軍路線,但卻不成想,趙武靈王的計劃還未展開,趙國內部就發生了公子之亂,而趙武靈王也落得一個慘死的下場。”燕王丹自語道。
“而根據傳聞,趙武靈王制定的那一條行軍路線,上郡就在其中。”云姨解釋道。
“所以說,秦軍此次很有可能就是順著趙武靈王當年勘測規劃中的那條路而出兵的嗎?”燕王丹的臉色更加陰沉了。
為什么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在朝著有利于秦國的方向發展,難道秦國就真的是天命所歸嗎?即使是曾經用來對付秦國的利器此時也成了秦國手中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