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王偃的驚懼之中,郭開繼續道:“而以我趙國的國力,只能支撐三年,所以我趙國能做的就是在這三年之中,找出破局的良策,而臣,已經想到了第一個計策,想我趙國人才無數,在未來的三年中,一定會有更多的良策被想出,我趙國的困境也一定會被破解。”
聽到郭開的言語,趙王偃的信心再次被點燃,郭開能夠以自己的那等出身而位列趙國文臣之首的位置,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最起碼在對趙王偃心態的把握方面,郭開在趙國所有的男性之中,他稱第一,沒有敢稱第二,甚至可以說,他對趙王偃的了解,還在趙王偃對自己的了解之上。
“你想到了什么辦法?”趙王偃問道。
“挾秦國而自重。”郭開的臉上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道。
“何為挾秦國而自重?”趙王偃追問道。
“秦軍一旦拿下我趙國,秦國就會兵歸函谷關嗎?當然不可能,秦軍拿下我趙國之后,只會更近一步的增強自己的力量,只會再次將自己的獠牙伸向他國,而哪一國最危險?非燕魏兩國莫屬。”郭開解釋道。
“你是說,將燕國魏國拉下水嗎?”趙王偃像是抓住了什么道。
“魏國的事情還需要從長計議,但燕國的事情卻很容易解決。”郭開道。
“燕國?”提到燕國之時,趙王偃的臉色不由變得有些難看,若不是燕國丹從中作祟,趙國北境不會出現此時的情況,趙王偃對燕王丹的觀感可想而知會差到什么程度。
不過,經歷了之前的事情,趙王偃此時也吸取了教訓,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由著自己的喜好去處理涉及到國家存亡的大事了,哪怕我對燕王丹恨之入骨,但為了趙國,他也只能忍下來。
莫說是燕王丹,即使是秦王政,若是能對趙國有好處,趙王偃也不介意與他合作,甚至是低下自己的頭顱,拋開自己的尊嚴。
“燕王丹此人素有大志,如今秦軍攻占我趙國北境,更是以追擊狼族殘軍為由而深入燕國境內,視燕國上下為無物,燕王丹真的能夠看不到自己的燕國接下來將要面臨一個什么樣的局勢嗎?要知道,占領了我趙國北境的秦軍,南下固然能夠攻打我趙國,但其同樣可以北上而進攻燕國,只要大王露出些許的口風,燕王丹必定會主動尋求大王結盟,如果真的能讓燕國為大王所用,那么,即使秦軍強悍,我趙國也并不是沒有一搏之力。”
郭開以智者的形象為趙王偃解答著心中的困惑。
“若是我趙國與秦國之間的戰爭中發生了什么轉機的話,魏楚這種首鼠兩端之輩,一見有利可圖,也未嘗不能被我趙國所用。”趙王偃心動了,他被郭開所勾畫出的前景觸動了。
陷入暢想的趙王偃并沒有意識到郭開此時的心態變化,不同于趙王偃此時的暢快,此時的郭開卻是另外一番心情。
他所說的話是真的嗎?稱不上真,但也不算假,半真半假而已。
燕王丹不能坐視趙國被滅是真,但隨著燕國的加入,趙國的危機能夠得到轉機卻是假的。
因為不僅僅是趙國,連帶著燕國也是秦國的目標,在未來的三年中,趙國固然能夠得到燕國甚至是其他國的援助,但秦國的力量卻會變得更強。
趙王偃在煩悶之中,從郭開這里得到了一絲緩解,但韓非的暢快卻在師弟李斯這里多了一絲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