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南長城,這座位于邯鄲城南部不足數百里的低地之處,,百余年前趙國先人用來抵御正處于巔峰時期的魏國而修建的防御工事,隨著魏國霸權的衰落,早已成為了被趙人遺忘的存在。
但在兩年前爆發的那場聯軍合縱攻秦的戰爭中,趙國成為最大的輸家,其主力雖然逃脫了全軍覆沒的厄運,但還是被秦軍包圍了,萬幸的是,在秦軍合圍之前,趙軍撤到了南長城,憑借這座被趙人遺忘的長城暫時擋住了秦國的兵鋒。
但也緊緊只是擋住了而已,想要突圍卻是千難萬難,在過去的兩年中,趙軍已經嘗試了無數次,但結果證明,趙軍只能憑借地形的優勢以自保,但想要突圍,卻無異于癡人說夢。
南長城外的秦軍大營。
已經在這里與趙軍大戰了兩年之久的秦國上將軍桓旖卻沒有一絲一毫的疲態,他的年齡已經很大了,隨著蒙驁的退隱,他已經成為了秦軍中的最年長者,花白的頭發以及早已不見任何一絲黑色的胡須,都在告訴著別人,他的年齡已經很大了,他能夠繼續征戰沙場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但看其神情,卻能夠發現,他的狀態出奇的好,有著不下于年輕人的旺盛經歷,他的身軀已經衰老了,但時間卻不能腐蝕他的魂魄,他依舊能戰。
“上將軍,兩年不見,風采依舊啊。”在桓旖的帥帳中,從新鄭趕來支援的王翦抱拳笑道。
“老了,倒是,王將軍你,正是壯年,以后的天下正是你馳騁的戰場。”桓旖看著王翦笑道。
對于王翦,他可不會托大,桓旖很清楚,只要王翦自身不出現什么問題,他就是自己離任后的下一位秦國上將軍。
桓旖雖然不會因此而需要討好王翦,但卻不愿意平白無故多出一個敵人,他雖無懼,但他畢竟還有家族,還有后人。
“上將軍過謙了,經過兩年的大戰,上將軍不僅不見一絲一毫的疲態,精神反而更勝往昔,這樣若還是自己老了,那讓那些年輕人聽到豈不是要羞愧死。”王翦恭維道。
“這算什么,當年武安君在長平面對正值巔峰時期的四十萬趙軍,鏖戰三年之久而取得勝利,老夫如今包圍二十萬趙軍,大戰兩年又算的了什么。”桓旖笑道。
“當年武安軍因長平之戰徹底奠定自己在青史中的地位,四十萬趙軍鑄就了武安君的威名,如今,同樣也有四十萬大軍來鑄就上將軍的威名。”王翦回答道。
“四十萬?除了趙國邯鄲準備前來支援的十萬趙軍之外,莫非魏國也出兵了?”作為大將,對于軍隊的數字自然是極為敏感的桓旖聽到四十萬這個數字之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魏國。
“大王想讓魏國出兵,魏國能不出兵嗎?”王翦絲毫不在意嬴政能夠聽到他的恭維,語氣中帶著敬仰道。
“四十萬大軍?”桓旖默念著這個數字,臉上的皺紋隨著舒展開來。
“大王等待了兩年的時機,終于還是要來了。”桓旖笑道。
“是啊,四十萬大軍,足以祭那件大殺器了。”王翦也笑了。
秦軍包圍趙軍兩年之久,在此期間,雖然以被圍的二十萬趙軍為誘餌,幾乎耗盡了趙國的國力,但常年保持二十萬大軍的不間斷作戰,對于秦國而言同樣也是一個沉重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