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多年前,還是周王君臨天下的時候,可是,隨著鎬京的一場烽火,數百年的基業化為烏有,后雖有平王東遷,但周王族再也沒有了昔日的榮光。
史書中只記載了周王族的劫難只是因為周幽王昏庸無道,寵信王后褒姒,甚至親手迫害當時還是太子的周平王。
更是為了博褒姒一笑,上演了一出烽火戲諸侯的鬧劇,使得周王王權的威信降到冰點,以至于在外族的兵鋒下,數百年的基業化成了一片焦土。
周王族的衰落似乎就是因為面前這位東皇太一的父母而起。
但這只是史書,嬴政又怎么會相信這些所謂的史書。
周幽王廢黜當時還是太子的周平王固然是自己先亂了自家的法度,自己先做了父不慈的事情,但周平王就真的無辜嗎?
史書中將周平王記載成一個撥亂反正的中興之君,但達到嬴政這般地位的人又豈會真的相信那些史書。
莫說史書,只要是知曉了當年事情的人,恐怕就會對當年所謂的史書產生懷疑。
找有望固然昏庸,但周平王引犬戎之兵,攻破鎬京,逼得自己的父親周幽王自殺,祖宗傳下的基業被犬戎劫掠,自家的子民被異族欺凌,能夠做出這樣事情的人,真的就那么善良嗎?
昏庸的父親不曾殺子,英明的兒子反而殺了父親,這樣的周平王竟然還能夠在史書上留下美名,不得不說,不是每一位史官都想魯國的那三父子兄弟那般有節操的。
至烽火戲諸侯的事情,那更是玩笑,在那個時代,所謂的真的能夠調集天下的大軍嗎?那根本不可能,只不過是后人的牽強附會而已。
周平王,引外族之人,霍亂自己國家,攻殺自己的父親,還在史書中污蔑自己父親的身后之名。
不得不說,周幽王周平王父子可謂真的是父慈(辭)子孝(笑)。
“難怪你會如此看重燕國一脈。”從姬姒的言語中察覺到當年的事情另有說法的嬴政道。
“當年的一場烽火摧毀了太多,輪到血緣之近,燕國當是與我最近的一脈。”姬姒回答道。
對于嬴政能夠知曉自己原先在燕國一脈上做出的計劃,姬姒一點也不驚訝,若是嬴政不知曉這件事情的話,那么,接下來的交易,她反而要好好斟酌斟酌了。
“只是,如今,你已經放棄了燕國一脈,可是又找到了別的目標?”嬴政問道。
“是,我又找到了別的目標。”姬姒回道。
她想從嬴政身上得到的東西有很多,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她自然會選擇與嬴政坦誠相待,只有如此,她才能讓嬴政感覺到她的誠意。
說到底,還是她有求于嬴政,而不是嬴政缺了她不可。
“我意外的發現,我已經做了五百年的事情,也許可以就此終結了,這一切都是因為大王而起。”姬姒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