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因為秦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滅燕趙兩國,全殲魏國魏武卒主力之后,巨大的恐慌迅速彌散在期齊楚魏三國。
曾經的七國,如今只剩下了齊楚魏三國,當年那個只以一國之力,就讓天下膽寒的秦國如今更是吞下了韓趙燕三國,其國力將會膨脹到一個何等恐怖的地步?
這樣的認知使得齊楚魏三國大多數的人為此惶恐不安,若是秦軍打來,他們可能頂得住?
但這樣的認知只是大多數人的認知,大多數人并不能代表所有人,就有一些富有智慧的人認為,秦國未必就會真的因為吞下燕趙兩國就國力大增,因為燕趙兩國國雖滅,王雖死,但人心卻沒有滅。
燕趙兩國的百姓有怎么會為秦國效力,秦國不僅不能借助燕趙兩國增強自己的力量,反而為因為兩地的人心不附而要消耗巨大的力量,如此,秦國的領土人口看似擴大了一倍有余,但在想要發動滅國級別的大戰,顯然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
只是,這些自認為具有智慧的人卻也太過想當然了,因為嬴政從未想過在短時間內收服燕趙兩國的民心,這件任務單反有點見識的都知道,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完成,嬴政的計劃只是收服燕趙兩國一部分的人心,燕趙兩國的人太多,仇怨大多,但并非所有人都是如此,嬴政只需要收服那些能夠收服的人,哪怕只有十分之一,也就足夠了。
拉攏一起,打擊一批,孤立一批,消滅一批,這樣的事情對嬴政來說可謂輕車熟路,他有太多的經驗可以借鑒。
在曾經在秦軍中效力的雁門代郡軍團中的原趙國士卒論述軍工之后,有超過兩萬余人因為軍工而被授予低階的爵位官職,這些爵位官職固然地位極低,但卻是秦國用以掌控基層的中間力量
而且,無論是在秦軍中效力的生涯,還是以為在攻滅燕趙兩國戰爭中所立下的軍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這些人對秦國的忠誠。
當這些人迅速撒向趙國故地之時,整個趙國故地,以極快的速度恢復到戰前的平靜。
對于大多數趙國平民而言,比起秦國人,這些與自己說著相同的話,彼此有著相同的生活習慣的原趙國人,更容易接受。
雖然在其中并不缺少認為這些人是趙國叛徒的人,但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而且還是被摧毀的少數。
想要收服民心,一味的暴力固然不可取,但若是過分的提倡懷柔,那也是腦殘之舉。
隨著昌平君羋啟以丞相之位入駐守邯鄲,在秦國一連串的政策下,趙地慢慢陷入了平靜。
當來自趙地所招募的十二歲至十五歲的五萬少年由趙國故地向秦國的關中腹地而去,準備開始自己的軍旅生涯后,差不多已經代表著有超過十分之一的原趙國人正在朝著秦國人的身份轉變。
而這個時間,也不過是在趙國被滅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后而已。。
“大王,昌平君那家伙寫的東西比我還好看嗎?”
咸陽宮中,嬴政捏著由邯鄲呈來的奏章陷入了沉思,而沉思中的嬴政自然就會忘記身邊的某一個人,那個人不愿意了。
“你的臉上有字嗎?”嬴政收起竹簡敲在了已經從自身身后趴在了自己肩膀上想開看竹簡內容的焰靈姬的頭上。
“我的臉上雖然沒有字,但卻有花啊。”焰靈姬拱開被嬴政放在自己頭頂的竹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