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童看能不能成才,張昊有自己特別的方法,一看身骨,二看頭腦靈活程度,三看眼緣。
其中最重要的是眼緣,只要他看著覺得打心里喜歡的無論資質有多差也會留下。
無論是李青山、李青蓮,還是曾思賢,亦或是那獵人三兄弟,張昊都覺得有眼緣。
而且張昊的眼緣選人似乎很靈驗,現在除了曾思賢和李青蓮外,其余幾人都有練武的天賦。
而這四個孩童只是勉強能夠入他眼,他不禁感嘆人才難尋。
張昊讓徐大春和徐大壯時不時出去周邊的村莊看看,看有沒有其他的孩童,兩人點頭答應。
第二天早上,酒館后院。
“今后你們按照進門順序排序,李青山是你們的大師兄,曾思賢是你們的二師兄。”
“陳青陽,陳青月,陳青明分別排行老三,老四,老五。吳青剛,徐青風排行老六,老七。”
“你們七人學我**槍,主要習武。其余愛好為師并不限制,無論是學習種藥還是學文。“
“徐青文,鄭青林排行老八和老九,主要學文及藥經,同樣想要習武為師也不限制。“
“徐青莊(徐小壯賜名)不滿六歲,等到九月再入我門,到時候再排序。“張昊對眼前十名少年說道。
“是,師父。“眾人答道。
“從現在開始,每天早上卯初時,你們便需要起來做早課,讀書習字鍛煉,到午初時結束。下午未初時按照所學不同開展不同的修習,到戌時結束。”
“每天都是如此,每個月都有考核,考核不過者任務加倍,三次不過者只能當為師的記名弟子,沒有實質的師徒關系。”
“你們要是吃不了苦,趁早說,為師將你們送回去,免得為師白白浪費時間,也讓你們爹娘趁早死心。“張昊正色說道。
“我們愿意吃苦,不辜負師父期望。“
八個孩子態度端正,就連徐青莊都跟在后面附和著。
“嗯,很好。“
張昊對這八名孩童態度很滿意,顯然李青山在入門前已經跟他們交代清楚了。
“今天便開始吧,先晨練一個時辰,再習字練字一個時辰,最后再讀書一個時辰。“張昊說道。
李青山自不必說,早就可以自我修習。曾思賢張昊也已經教導其基礎的訓練。
這兩人不用操心。
張昊開始細心的教導八個少年鍛煉身體。
至于徐青莊,現在還未到六歲,張昊只是讓他做些簡單的鍛煉,就當是興趣玩耍了。
張昊堅信嚴師出高徒,對待自己這十位徒弟,都很嚴格。
就算是偏向學文和學藥的徐青文和鄭青林都要一絲不茍的完成訓練任務。
同時教導八個少年非常耗費張昊的精力,但是他卻仿佛找到了目標一般,絲毫不覺得累。
這些孩子也沒有讓他失望,資質尚且不論,但都很能吃苦。
就算是被張昊操練得哭鼻子,也不放棄,咬牙繼續堅持。
窮苦人家的孩子能吃苦,這話絲毫不假。
這些少年除了鄭青林家里有些錢之外,都是貧苦出身,所以大多早熟,知道現在吃苦將來才能出人頭地,所以都很用功。
連徐大壯夫婦看著自己兒子受苦也有時候偷偷的抹眼淚,但不敢絲毫忤逆張昊的意思。
...
現在李園住了將近十五人,已經非常有生氣,每天都熱熱鬧鬧的。
張昊想過去瞧瞧,可惜他依舊出不去。
雖然張昊在武功有所進之后,嘗試出去時發現已經可以將身子邁出去小酒館范圍一米遠,但堅持不了二十息的時間。
不過張昊對此卻欣喜不已,出現了這樣的變化,說明練武有效果。
除了教授徒弟、北大荒種植之外,張昊的心思基本都練武上。
但因為體內經脈受損的緣故,張昊在武功上進展實在不高,心與槍合遲遲沒有什么進展。
張昊對此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只能慢慢磨。
有時候練武就是這樣,遇到瓶頸有時候只能通過時間。
這點他從李云的經歷中感受深刻。
李云資質并沒有多高,硬生生練到開元境五重的程度,靠的就是毅力和堅持。
張昊自然知道這事急不得,默默的積累底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