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轉瞬即至。
先前一直籌備的酒坊馬上要開張。
“師父,酒坊馬上要開始營業了,還沒有名字,您給起個名字吧?”李青山笑著說道。
“既然是青蓮主持釀酒,就叫青蓮酒坊吧。”張昊想了想,說道。
“師父,這不好吧?青蓮還年幼,怎么擔得起,要不以您的名諱命名?”李青山如此說道。
二牛酒坊?這也太婁了,一看就是三天要黃的名字,張昊心里狠狠吐槽了下自己宿主這個土到掉渣的名字。
“怎么擔不起,這酒坊能起來,她占主要功勞。以后這酒坊利潤有她一成,酒坊也叫青蓮酒坊,就這樣決定了。”張昊直接決定到。
“是,師父。”李青山見張昊意已決應道。
“師父,您不過去看看嗎?”
“以后這樣的事情,你們要學著自己拿主意,不要總是要為師操心,知道嗎?”
“是,師父。”
“做一個好的牌匾,一定要將青蓮酒坊的名氣打出來,知道嗎?”
“是,師父。”
“別什么都是是是...”
“是,師父...”
...
荊國太慶歷二十八年二月一日,青蓮酒坊正式開張。
開張之時青牛鎮好一陣熱鬧,特別是鎮上的一些酒鬼。
尤其時當大家知道酒坊的主要釀酒師是一個不足十二歲的女娃娃時就更熱鬧了。
青蓮酒坊的名聲一下就傳到青牛鎮附近區域,甚至連隔壁鎮子都有所耳聞。
這讓眾人對于青蓮酒坊的前途很有信心,干起活來充滿干勁。
...
二月中旬,青蓮酒坊正式進第一批糧食,開始正式釀酒。
由于前期準備工作做的很足,酒坊運轉非常高效.
張昊雖然不能去酒坊,但每天都聽徐大春匯報酒坊的具體情況,對酒坊的情況非常滿意。
做過高科技公司的研發經理,張昊對于只有十幾號人的酒坊的管理自然駕輕就熟。
雖然行業不一樣,但是事無巨細一把抓是對于如今小規模的酒坊而言是最好的管理方式。
從釀酒的水質處理,釀酒的工藝,以及酒的存儲等,早在之前張昊已經跟李青蓮和徐大春交代清楚了,現在就是嚴格執行。
對于工人的管理,張昊讓徐大春采取的辦法是嚴格管理。
一點懈怠都不能有,犯錯的工人便會被記錄,并根據錯誤的大小扣除相應的分數,達到一定額度便會被開除。
當然為了提高競爭力和工人工作的積極性,張昊將青蓮酒坊工人的月錢到比一般其他釀酒作坊工人的高三成,對于做的優秀的工人還能快速提拔。
而且張昊答應年底酒坊的利潤會拿出一部分進行分紅,每個工人和管事會根據個人的表現獲得不菲的紅利。
這樣的結果是大家都激發出極大的工作熱情,干的熱火朝天。
這很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