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氏帶著孫映蓮過來,大家不免要寒暄一番。
禮太太打趣道,“真羨慕你們生了閨女,帶出來可以善心悅目,只可惜我家里一屋子全都是小子,看都沒法看。”
“哎喲,我們羨慕你還來不及呢,一連生了四個小子,就你有這個好福氣。”王氏唏噓道。
溫氏是打心眼里羨慕禮太太,溫氏生了兩個女兒后,再無所出,孫家為了延續香火,納了一房小妾,小妾進門不到一年就有了身孕,很多人都是先開花后結果,那小妾卻不知哪兒來的福氣,第一胎生的就是兒子,生了庶子,小妾的地位也隨著水漲船高。
正說著話,牛高馬大的李太太來了,李太太身材高大,身板很粗,水桶腰,不知道還以為是誰家的粗使嬤嬤。來了也不同其他人打招呼,趾高氣昂地往前走,看見王氏和蘇玥,目光和先前的婆子一樣,神色變得有些奇怪。
棚子前面已經聚集了一些災民,拿著黑瓷碗,吵吵嚷嚷的。
李太太來了,就開始正式施粥。
李太太得意地拿起大勺,在稀得如水的粥桶里攪了兩下,從桶底舀出一大勺粥水,倒入婆子遞過來的災民的黑瓷碗中……才舀了三碗,剛舀了一大勺熱騰騰的粥水出來,旁邊的婆子像個木頭一樣木訥地站著。
“你想燙死我呀,還不快把碗遞過來。”李太太大聲喊道。
“太太。”身旁的婆子壓低了聲音,朝人擠了擠眼。
李太太抬頭發現剛才還排得長長的隊伍,瞬間沒了人影,大部分都跑到蘇家的粥棚去了,一部分在搶禮家的燒餅,還有一小部分人在孫家的粥棚,只有他們李家的粥棚冷清清的,一個人都沒有,氣得李太太把大勺往粥桶里扔。
“這海鮮粥哪里來的,聞起來這么好喝。”
“蘇家熬的,快點去,晚了就沒有了。”
“讓讓,讓讓……”
災民一窩蜂地朝蘇家的粥棚涌去。
一下子聚集了這么多人,王氏忙不過來,干脆擼了袖子,手腳麻溜地給災民分粥,紅蕉在一旁打下手。王氏見來的災民多,讓蘇玥幫了一會兒忙,便讓她和孫映蓮在后面的棚子里休息。
“媽的,這是什么東西?說是粥,清得跟水一樣。”有災民喝了李家的粥,氣憤地摔了碗。
又有兩個災民摔了碗,大家齊刷刷往李家粥棚看。
蘇玥和孫映蓮掀開棚子的布簾往外瞧。
李太太臉都白了,“怎么會這樣?”
身邊的管事婆子臉色也不好看,拉過李太太到一旁說話,“按照你的吩咐,今年少放了些米,熬出來的粥比往年稀,但也沒有像災民說的那樣嚴重。”
李太太恨婆子不爭氣,戳著她的腦門,“你怎么蠢得跟個豬一樣,少放了米,不知道多放點藕粉之類的,熬出來一樣黏糊糊的。”
“都怪奴婢辦事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