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人看著輿圖,笑起來,“前日的事,這么快就忘記了,你還天天吵著要去喝蘇舉人的女兒煮的涼茶呢。”
王御醫又雙手搓了搓臉,才想起來,原來是城門外賣茶姑娘的父親,從小童手里拿過拜貼,看完后,丟回給小童,“不去,不去,蘇家的飯有什么好吃的。”
看了皇上的信,他的心情就不好了,皇上在信上也沒說什么,薄薄的一頁紙,大部分的話是對鄭大人說的,對他只提了一句,卻讓他惶恐不安起來,看來還是得盡心盡力,盡快治好鄭大人的病。
小童知道王御醫心情不好,不敢往跟前湊,接住帖子就往外面跑。
蘇玥也知道王御醫的心情不好,角落里的兩位老人,一個悶頭不說話,另一個慢慢地喝茶,抿一口苦茶,看一眼外面的風景。
入了秋,就到了嶺南最舒服的季節。
茶棚外的小山頭絲毫不受秋風的影響,綠樹蔥蔥,野果飄香,顯得生機盎然,沒有一絲蕭瑟頹敗之相。
自從金榜題名舉人游街后,蘇玥的茶棚就徹底有了好名氣。提到東邊城門外的茶棚,民眾都紛紛咋舌,喝過茶棚的茶的人,好多都中了舉人,后面的名次不說了,就連頭甲和第三甲都喝過茶棚的涼茶。
蘇玥的茶棚成了福地,好多人都要過來喝茶呢,就為了沾沾福氣,家里往后也能出個秀才舉人。
一名身穿青布衣裳頭上插著銀簪子的婦人,帶著一位七八歲的小男孩,也過來喝茶。
涼茶實在太苦了,小男孩喝了一口,便閉著嘴不肯喝。
“兒啊,乖啊,聽娘的話,乖乖地喝完這碗茶。”婦人耐心地勸,“喝完這碗茶,往后我們家也能出個讀書人。”
無論婦人怎么勸,小男孩就是不張嘴。
“苦怕什么啊?那些舉人老爺都不怕苦,都是喝了這么苦的涼茶,才高中的呢,不喝苦茶,以后怎么能有出息?”婦人道。
這說的什么跟什么啊?人言可畏啊,短短的兩日,蘇玥的涼茶就傳成了這樣,蘇玥在一旁聽不下去,朝嘴巴抿成一條線的小男孩招手,“到姐姐這里來,姐姐這里有蜜餞吃。”
小男孩見姐姐不知從哪里摸出一顆蜜餞,跑了過去。
“吃顆蜜餞,就不苦了。”蘇玥把蜜餞塞到他嘴里,“聽你娘的話,再去喝兩口,苦茶可是好茶,清熱解毒,又是你娘花了好多錢買來的,你不喝,就讓姐姐白掙了你娘的錢了。”
小男孩吃了蜜餞,笑著跑到婦人跟前去喝茶。
說的什么跟什么啊,什么叫白掙了,都是她一把火一把火辛辛苦苦煮來的,好不好,在爐子邊扇火煮茶的紅蕉朝蘇玥瞪了個白眼。
蘇玥不氣也不惱,拿出在出城路上買的糕點,腳步歡快地端著,往茶棚的角落里端去。
她得好好謝謝人家王御醫,王氏犯了咳疾,半夜常常會被咳嗽聲驚醒,夜不能寐,自從吃了王御醫的藥,竟然能一覺睡到大天亮,王御醫能治好王氏的病,就是幫了蘇家的大忙,她得學會知恩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