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把家中的一間空房收拾出來,布置好做了產房,生產可能要用到的東西全部都準備好,消毒要用的燒酒也打了兩壺,另外去藥房買了些參片備著,還跟住在附近的兩位穩婆打過招呼,叫穩婆最近不要外出。
再一次做外祖母,王氏又緊張又不安。
蘇玥也有些不安,扶著蘇玉的手在走廊下散步,蘇玥不懂這些,只是穩婆交代過的,說飯后走一走,生產的時候好生。
“姐姐,你慢點,擔心腳下的路。”
蘇玉的肚子大到超乎了蘇玥的想象,已經完全看不到下面走路的腳。
蘇玉坦然一笑,“你們都太緊張了,又不是第一回生了。”
蘇玥前世沒生過孩子,看到蘇玉大肚如籮的肚子就很緊張,“大夫和穩婆都說了,越是快到生的時候,越是要小心。”
蘇玉笑了笑,“晚飯吃太多了,是該走一走,消消食。”就著蘇玥的手往前走,繞著小小的天井轉圈圈。
相比于蘇家其他人的緊張不安,蘇玉則是最坦蕩自如的一個人,每天同往常一樣吃吃睡睡。
王氏在房里點了燈給未出生的外孫做衣裳,看著昏黃豆大的燈光,她心里也沒底,也不知道哪天生,這第二胎不比頭胎,二胎生得快說生就生了。
王氏做著針線活,想著心事。
自從過新年來,蘇家收到的帖子如雪片般飛來,連西邊的名門望族楊家也給蘇家下了帖子,這放在往年,是想都不敢想的。
最近楊家又給蘇家下了帖子,想邀請王氏,兩家一起去光孝寺禮佛。
說起來,還是托了鄭大人的福,蘇家才有機會結交這些名門望族。
王氏很久沒有去過光孝寺吃齋菜了,光孝寺不光有一口甘甜可口的古井,還有讓人念念不忘的齋菜。上次和溫氏在觀音寺吃的齋菜,吃起來還是沒有光孝寺的好吃。
只是太不巧了,最近這段時間王氏走不開,也不敢外出出遠門,想了想,便把自家的情況告訴楊家,把楊家的邀請推了。
楊家的長媳婦很會做人,不僅沒有責怪,反而是派了家中的體面的仆婦過來,說蘇家要添丁這是大好事最要緊,讓王氏放心的去忙,等蘇家忙完了得空了,兩家再挑個日子一起去上香禮佛,還問蘇家有沒有需要幫忙的,楊家就有一個常年養在家中,很會接生的穩婆。
楊家的穩婆,蘇家怎么敢用,王氏笑著推脫了,“謝謝楊大奶奶的好意,城中附近就住著好幾個穩婆,都和穩婆打過招呼了,也不好臨時起意,把人換了。”
楊家仆婦想想也是,點了點頭,客客氣氣地,“要是到時候有需要,讓人帶個話,反正兩家離得不遠,還望蘇舉人娘子不要和我們生分。”
高門大戶調教出來的管事仆婦,穿著大方得體,說話誠懇又真摯,讓王氏都覺得不好意思,推了楊家的帖子,臉上掛不住。
“有需要我必定是要開口相求的,還望到時候不要嫌我煩。”王氏笑道。
讓王氏意想不到的是,仆婦走的時候,留下了一根人參,說是生產的時候用得著。
想到這,油燈下做著針線的王氏嘆道,這個楊家,倒是和別的大戶人家不一樣,可以值得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