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林知府還有完沒完,審了大半天,天氣又炎熱,吳公子一口水都沒有喝,有些煩躁。
吳公子甚至向林知府討要了一杯茶水。
林知府看著地上的吳公子,被小廝伺候著把茶水喝完,“你說先有古松還是先有寺?”
吳公子手抹了抹嘴角的水漬,臉色一征,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旁邊站著一聲不吭,臉色很不好看的吳大儒第一反應是荒唐,林知府管管城里老百姓的民生還可以,審案這種事還是交給專門的刑部衙門,也免得浪費他們大半天的時間,還沒有還他們一個清白。
吳公子哈哈大笑起來,“當然是先有古松后有寺,光孝寺前朝末年建寺,才三百多年……”
話沒等人說完,林知府打斷了吳公子的話,“那你可知這棵被人砍了的古松有幾百年?”
哦?堂上的人紛紛看向林知府,屬官也覺得林知府荒唐問出這種問題,忙向堂上坐著的林知府遞眼色,誰知林知府根本不理會。
吳公子猶豫著,最后還是朝人搖了搖頭。
林知府朝下面的屬官點頭示意,可以放人了。
后堂中央跪著的兩個小師太心有不甘,眼淚汪汪,眼睜睜看著吳家人離開。
這個案子還沒完,辦案需要時日,一時半會還找不出砍樹的兇手,林知府派人先護送兩位小師太上山。
衙門外面圍觀的民眾在外面等了半天也沒見吳家人出來,原來他們不知道的是,吳家一家人悄悄的從后堂走了。
最后出來的只有兩個可憐兮兮的小師太,跪得太久了連路都走不穩了,相互攙扶著,被衙門的士兵護送著上了府衙的馬車。
“哎,真是可憐,告官無門,連兇手都沒有抓到,就這么走了。”望著載著小師太的馬車遠去,圍觀的人嘆息散去。
知府府衙沒有快刀斬亂麻的解決這個案子,而是把這個案子移交給了專門辦案的刑部衙門。官府的車將小師太送回了山,那棵古松只是被人砍了枝葉,并沒有傷了根基,日后經過陽光雨露還是會重新長出枝葉,還是會和以前一樣枝繁葉茂。
一棵古松而已,又沒有倒,對民眾來說這件事就算塵埃落定了,對于吳公子來說,這件事還沒完。
吳公子忍氣吞聲在床上養傷,終于養到能下床的那一天,他讓小廝扶著下了床,氣勢洶洶地走到偏院學生的住處。
“楊四郎你給我出來!”吳公子在門外怒喊。
楊四郎在屋內小木桶里浣洗筆墨硯臺,屋子外面的喧嘩吵鬧仿佛和他無關,專心致志做著自己的事。
同屋的一個學生走過來,“四郎,你快出去看看吧,吳公子在外面叫你呢。”
楊四郎笑著指了指小木桶里的毛筆之類的,“那就麻煩你了。”
“哎呀,你快出去吧,你再不出去,人就要沖進來了。”同窗往外推了推楊四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