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擺了銀絲卷、白米粥,咸菜……擺了滿滿一桌子,王氏看著兒子清瘦的面容,心里疼惜,還特意給兒子單獨下了一碗陽春面,碗底窩了一個剛煎好的荷包蛋。
王氏坐在桌邊,看著兒子吃陽春面。
“黃公子說,想和我一起做南貨北賣的生意,燕京百廢俱興,我這次去燕京,也親眼看到,廣東這邊的南貨在那邊賣得很好。”蘇青并不著急吃,同家人說起了黃公子的事。
王氏有些猶豫,她一個婦道人家,生意上的事她不懂,蘇家才跟黃公子打過兩次交道,不知道對方信不信得過,還得等蘇遠山回來拿個主意。
蘇遠山早晨起床去書院看學生讀書后,要到中午才回來,并不在家用早飯。
蘇玥抱了桂姐兒在腿上,桂姐兒用小手指著桌上,要吃這個要吃那個,吵著要小姨拿給她吃。
蘇玥神情有些呆呆地給桂姐兒拿銀絲卷,又舀了兩勺白米粥到碗里涼著,心里想著黃公子這個人到底可不可信。
蘇青和黃公子結識,之前是因為她的關系,可這次運送白瓷的船和貨被扣押的事,是蘇青找人,又親自把貨送到黃公子手上,這次的事是蘇青和黃公子的交情。
“哥,你這次去燕京交貨,有沒有見到黃家其他人?”蘇玥問道。
蘇青也不回答,想著這次去燕京交貨的情景,黃家除了黃公子親自來碼頭接貨之外,還派了一個大管事,那個大管事已過不惑之年,長得慈眉善目的,但人看起來并不是很高興,來了就干脆利落地指揮著手下搬東西,話很少。
蘇青看得出來,黃家好像并不喜歡和他們蘇家做生意,可能是因為舍近求遠拉的又是一船白瓷,商人重利,這也難怪黃家人不喜歡。
蘇青在黃家住了幾天,有意向服伺他的下人們打聽。
蘇青言簡意賅地把打聽到的黃家的背景告訴蘇玥。
黃家是晉商,三代以內都是做生意的,靠賣地里種的棉花起家,積累了些資本,后來販賣松江的棉布,江浙的絲綢去北方賣,到了黃家這一輩,涉及棉布、絲綢、藥材和瓷器等領域。
更重要的一點是,黃家生意做得那么大,并沒有涉及內務府的生意。
蘇玥仔細地聽完,沉思片刻,這才問蘇青,“拋開黃家,黃公子這個人值得可交嗎?”
黃家并沒有插足內務府成為皇商,這樣以來,黃家的家事就清白多了。
黃公子去茶棚喝涼茶治臉,通過多次的交往,蘇玥發現黃公子人不壞,還很心善,多次額外多付給她們銀子,但看人不能只看表面,對黃公子來說,這可能只是一種施舍。
蘇青點頭,“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蘇玥也相信蘇青的直覺,覺得可以一試,南貨北賣,他們身在廣東,朝廷在廣東設了市舶司,本身就有地理優勢。蘇玥躍躍欲試但內心又有些煩惱,只是不知道她爹這一關能不能過,蘇遠山迂腐自守,寧可守著蘇家鋪子沒落也不讓蘇青賣青花瓷。
這次南貨北賣的生意不知道能不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