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成知道這二十萬畝良田的事,也在皇上給安成公主的賞賜之中。
“真是有意思。”林成說道,“西寧侯世子剛跟我要蘇州虎丘山腳下的一塊地。”
提到西寧侯世子,幕僚先生轉頭去看書案上的信件,西寧侯世子要的那塊地,雖說不大,只有十畝,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但卻是全蘇州最好的桑田。
蘇杭的絲綢遠近聞名,蘇杭人好養蠶種桑。
先帝在金陵開國,建國之初,為了犒勞功臣,拉攏人心,恩賞了一大批開國功臣。老西寧侯跟著先帝征關陜,鎮涼州,屢立軍功,也是在開國的時候被封侯。
先帝賞賜給西寧侯的田產在蘇州一帶,土地肥沃,即可養蠶種桑,又可耕種水稻,美中不足的是,中間隔著一塊,不能連成一片。
西寧侯世子想要的就是中間的那塊地。
幕僚先生認真想了想,“先帝賞了那么一大片地,可以作為祖產流傳下去,少這十畝,又有什么要緊,又少不了他們一口飯吃。”
“中間隔著一塊,心里頭總是覺得膈應。”林成說道,“就如同如鯁在喉,什么時候把這根刺拔掉,心里才痛快。”
幕僚先生無奈,“難怪后來又出了二十萬畝良田的事,人心不足啊。”
林成笑了笑,“人心?人心不足蛇吞象,人心是最貪的。”
幕僚先生低聲嘀咕,“只是虎丘山腳下的這塊地,自古以來被世家耕種,明目張膽地奪了確實不太好,傳出去也不好聽。”
西寧侯曾佩前將軍印,鎮守甘肅,林成與西寧侯世子結交,西寧侯世子也毫不客氣。
“這種強取豪奪的事,怎么能亂來?”林成在書案前坐下來,開始寫信,“先生,勞煩你去一趟。”
幕僚先生聽聞神色遲疑,“我走了,公子身邊就無人可用了,南松也不在。”
“這件事,只有交給先生去做,我才放心。”林成只顧埋頭飛快地寫信,“交給別人,我擔心弄巧成拙,好事不成反而成了壞事。”
成了壞事,那就不是好心幫忙了。
這一次,西寧侯世子能看到公子的真心吧。
在二十萬畝良田事發的時候,人人對西寧侯避之不及,公子還能如飛蛾撲火般,義無反顧。
幕僚先生拿著林成剛寫好的信,朝人告別,“有先生在,公子盡管放心。”
林成應了聲,把西寧侯世子的信投入焚香的香爐中,化為灰燼。
幕僚先生退出去,走到門邊又轉身回頭看,“公子,你早點歇息。”
“看完這些,就去歇了。”林成指了指書桌上的文書,那些都是各地官員送過來的,等著他查閱批示。
桌上一大疊文書堆積成一座小山。
“哎。”幕僚先生嘆了口氣,布陣使不在,如今兩個人的事,公子一個人做,更忙了。
“先生早去早回,我也安心。”林成說道。
幕僚先生再次向人告別。
幕僚先生離開后,林成不關心西寧侯府二十萬畝良田的事,西寧侯府缺的不是良田,退一萬步,即便這些良田被收回去了,西寧侯府會心痛,只會心痛一陣子,不會心痛一輩子。
被贈與的,自然有一天會被人收回去。
這件事如何處置,就看圣意如何了。
至于圣意,難以揣測。
夜色昏暗,豆大的燭火跳躍,林成低著頭,依舊在文書上寫寫畫畫。
讓林成沒想到的是,這件事如快刀斬亂麻般解決了。不出幾日,便收到消息。
安成公主“占為己有”的二十萬畝良田,順天府尹對外宣告判定,重新歸還給鐵牛村村民。
居然不是被判充公。
“厲害啊。”林成站在花窗前,看著窗外的幾株翠竹。
秋日的陽光還算溫柔,稀稀疏疏地灑在竹葉上,風吹著竹林沙沙作響,漸明漸暗的光影也跟著晃動。
圣意果然不是凡人所能揣測的。
的確是厲害。
二十萬畝良田是犯事丟職官員的私產,也是平時搜刮民眾,強取豪奪所得,沒有被判充公,而是直接還田與民眾,大快人心,又深得民眾的心。
十幾個進京狀告的村民,跪在順天府尹門口,感動流涕,大呼“皇上圣明,青天有眼。”
皇上勇武果斷,此舉不像是圣意所為。
林成看著婆娑搖曳的竹林出神,京城好像發生了什么事,不在大家的掌控之中,或者說皇上身邊出現了什么人,能左右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