嘈雜聲隨著楊大老爺的離去而漸漸散去,內宅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平靜是平靜,但是卻不能安然,出了這么大的事,仆婦婢女們都垂著頭不敢說話。
這種氣氛讓人感覺到緊張又有些不適。
楊三小姐攙扶著楊大奶奶進來。
“蘇二小姐,招待不周。”楊大奶奶說,神情有些慚愧,“還請見諒。”
說這話的時候,楊大奶奶明顯精神不濟,好像受了很大的打擊,打在兒身痛在娘心,楊大奶奶作為母親,心里也不好受。
蘇玥站起身來施禮,“夫人客氣了。”再看旁邊的楊三小姐。
相比較而言,楊三小姐臉色恢復如初,平靜似水。
楊三小姐是一個很沉得住氣的人。
“你快坐。”楊大奶奶打起精神,邀請道,“我已經叫廚房備下了晚膳,蘇二小姐不嫌棄的話,留在這用了晚膳再走。”
“多謝夫人的好意。”蘇玥婉言拒絕道,“下次有機會吧。”
她是過來報信的,并不打算在楊家久留,把話帶到自然就要回去。楊四郎出了事,楊家上下都陷入了一片混亂,她更不好留在這里。
下次啊,下次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人家好心好意,還沒有好好謝謝人家。
楊大奶奶看著這個端端正正站著的女孩子,在她的邀請下,并沒有坐下來,想來是去意已定。
楊三小姐站出來,幫著蘇玥說話,“母親,今日太晚了,還是改日吧,太晚回去,蘇家那邊也該擔心了。”
楊大奶奶點點頭,目送著女孩子離開,轉過頭來看身邊的女兒。
“快去把族里的大夫請過來。”這樣人一接回來,就能及時醫治。
“已經安排人去請了,母親不要擔心。”
楊大奶奶輕輕拍了拍女兒的手,很欣慰,想到那個遠在外面不聽話的兒子,就覺得有些頭痛。
她不反對兒子讀書,楊家發展到今天,百年間出了二十位舉人,十位進士,族中子弟三十多人為官,對于這樣一個根基牢固的百年大族來說,并不是只有讀書才有出路,四郎完全可以繼承家業,管理家中的庶務。
但一個百年大族想要延續,福及子孫后代,楊家子弟就必須一浪接一浪地努力,步入仕途。
楊大奶奶皺眉,抬手按了按額頭。
楊三小姐扶著母親在椅子上坐下,站在身后幫著揉額頭上的穴位。
“蘇二小姐有沒有說,這事因何而起?”楊大奶奶靠在椅子上,微閉著眼睛,突然問道。
四郎跟著吳大儒讀書讀了兩年,還從來沒有出過這種事。
楊三小姐手停下來,“這個她沒有說,她也是去藥鋪無意中撞見四郎去買藥,她是外人,這事她也不知情。”
楊大奶奶嘆了口氣,想來是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吳公子生性頑劣,喜怒無常,經常對家中的下人打罵。
“老爺去了吳家,等他們回來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一個仆婦走進來問,廚房的飯菜準備好了,飯菜是擺在花廳還是哪里?
楊大奶奶仍舊閉著雙目,表示她沒胃口,吃不下。
“母親還是多少吃一點,我們還得等著父親回來,不能餓著肚子在這等。”楊三小姐說道。
說完,對著進來問話的仆婦揮了揮手。
仆婦高高興興地應聲是退下去,把剛做好的飯菜擺在了花廳。
楊三小姐親手舀了一碗咸骨菜干粥。
楊大奶奶睜開眼睛,“人是不能在吳家待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