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素來聰慧,這個主意甚好。皇叔愿意接這個差使。”桓世燁面上露了些許無奈。
見他如此,桓儇頷首感激地看著桓世燁。
這廂才施計逼迫桓世燁,接了找富商募捐錢款的差使。這會子桓儇忽然又看向獨孤堯,眼底滑過雪亮。
被桓儇這么一看,原本就惶恐的獨孤堯這會子更是心驚膽戰。
“記有歷年來修繕河堤所用錢財的賬冊在哪里?”捧起桌上還泛著熱氣茶水啜飲一口,桓儇掀眸柔聲道:“拿來讓本宮瞧瞧。”
聞言獨孤堯抬首看了眼桓世燁,見對方似入禪定,對他毫不理會。略斟酌一番后,只能吩咐洛陽長史帶人去府庫取賬冊。
有人去取賬冊,其他人自然不可能閑下來。這會子桓儇也沒開口說話,他們只好暫且繼續去忙之前手頭上的事務,免得觸怒了桓儇。
屋內眾人各懷心思。如同老僧入定一樣的桓世燁終于轉頭看了眼不遠處眼露焦急的獨孤堯。
對著獨孤堯微微搖首,示意他稍安勿躁。一會功夫洛陽長史等人帶著幾人捧了厚厚幾疊賬冊而來。
掃量眼幾人手上所捧的賬冊,桓儇指了指身前案幾。示意他們把賬冊放下,隨手拿起一本賬冊翻閱起來,神色漠然地看著手中賬冊。
屋內眾臣噤若寒蟬。只能聽見書頁翻動的聲音,仿若刀劍懸于眾人頭頂。一個時辰后,桓儇擱下手中賬冊,含笑看向眾臣,微微挽唇。
“九皇叔,治下有方。本宮深感欣慰,這些賬冊明細都記得很好。”桓儇舒眉望著獨孤堯,但是話卻是對著桓世燁說,“這些年若非九皇叔,只怕洛陽已經怨聲載道。”
聞言桓世燁搖了搖頭,拱手道:“大殿下謬贊。左右都是食國之俸祿,自當為國分憂。”
這話說得冠冕堂皇,卻讓人挑不出任何錯誤。其他臣子聽見桓世燁這話,也紛紛附和起來。眾臣的聲音傳入耳中,桓儇眼中露了些許深意。旋即長身而起,含笑朝著諸位臣子拱手作揖。
未曾料到桓儇會有這樣的舉措,桓世燁眼露錯愕。旋即又領著諸臣俯身回禮。
“行了。本宮乏了,就不打擾諸位。”
待桓儇離開以后眾人松了口氣,紛紛湊到桓世燁身邊。你一言我一語的爭論起來。大多數人都圍繞在桓儇要他們找商人,募捐錢財賑濟災民一事上。
聞得這些話桓世燁神色微凝。他開始再度思量起,桓儇此行洛陽到底為了什么。他也聽人說過桓儇和裴重熙兩人一明一暗,在益州的所作所為。只是未曾想過桓儇居然有這么大的膽子,布局奪下了劍南節度使一職。
“按照她說得去做。她是君我們是臣,哪有違抗君令的道理。”沉默半響,桓世燁忽然道了這么一句。
頂頭上司的這么說了,諸臣只好各自領命離去。
而此時刺史府外,桓儇屏退了一眾隨行的侍衛。撐起傘獨自一人往雨中而去。
因著大雨不止的緣故,街上行人甚少不說。就連沿街的商鋪和小攤大多數都閉門或者是只留了幾張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