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選擇他們三人,是因為整個復興會他們是政治立場最堅定的三人,由他們掌控糾察委員會,才能保證復興會發展過程中不出現差錯。
整個機構雖然與基地之前相比沒有太大區別,看似只是多處了一個復興會全體代表大會與紀律糾察委員會,但其內里卻已然不同了。
之前的刑天基地雖然也是同一套人馬的指揮中樞,但卻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治理念,基地中的各個部門也并不會考察個人的政治傾向,這就很容易在發展過程中走錯方向,甚至產生混亂。
但是現在,隨著人類復興會的建立,刑天基地的政治理念就此確定,以后凡是與復興會政治理念相違背的個人或團體,就很難滲透進基地的管理層了。
而且,除了防止別人滲透,復興會還有了向外擴張的能力。
在末世這個環境中,隨著生產力的倒退,肯定會出現各種社會制度大幅度倒退的團體組織,在這些組織中的中上層一定對下層的成員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
但是現在的幸存者可不是以前什么也不懂的文盲,接受過現代教育的他們必定無法忍受這樣的剝削壓迫,復興會的政治理念肯定會受到他們的歡迎。
而吳昕接下來的首要目標是大力發展基地的生產能力,那人力問題就必須要解決。
按照工業部那邊的統計,如果要將刑天基地目前的工業生產能力徹底釋放出來,至少需要兩萬以上的勞動力,需要大量的人口來填補。
糧食和住宅,這兩個最基本的物質條件已然滿足。
刑天基地之前種下的糧食再過不久就要收獲了,按照農業部那邊的預估,足夠五萬人食用一年了,比之前預計的要高出很多,這也多虧了余程東這個農業專家,以及基地化肥廠提供的化肥。
至于住宅,收復了老城之后就不是什么大問題了,只要將城市原本的水電設施恢復,立馬就能收容大量人口。
物質條件滿足之后,最關鍵的就是收容人口過多造成的思想混亂問題,但現在有了復興會這個組織,一切就好說了。
吳昕準備在基地進行人口吸納之前,在南岸與俞山先將復興社的理念進行推廣,取得兩地幸存者的認同后再將其吸收進來,這樣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雖然之前吳昕也有類似的政策,但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政治理念來凝聚人心,隱患不少,但現在就不同了。
俞山那邊負責的人自然是邱瑞和柳曦,除了他們兩人,還有將近兩百人的會員與預備會員,爭取將俞山的人都爭取過來。
至于南岸,情況就比較復雜了,刑天基地和這里的幸存者因為之前的恩怨,可能會導致復興會的理念在這里會推廣不順,對此,吳昕決定親自負責這里的工作。
但吳昕還沒來得及動身,負責守衛南岸碼頭的孫志龍卻發來緊急消息。
“南岸城區里的變異體有異動,正在四處襲擊幸存者,大量的幸存者正向碼頭區逃離而來,拾荒者營地也發來了遭到變異體攻擊的消息,請求進入碼頭區避難!”
南岸的突發情況想必是之前遭受到巨大損失的南岸變異體對人類的報復,不過這對吳昕來說卻不時間壞事,這次事件如果處理得好,對于理清基地與南岸幸存者雙方的恩怨有極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