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蓮兒也多虧了這姑娘的提醒才沒過木橋的時候摔河里去,從娘家離開的時候,正好聽到隔壁鄰居家里吵架,隨口問了母親一句。
知道是鄰居家大哥續妻一直想要把大女兒嫁個高彩禮的人家,好錢給姑娘的大哥建新房子買家具結婚,馬蓮兒還感慨了一下。
“這親媽比后爹還后爹。”
到底還是重男輕女,覺得女兒就是要嫁出去給人當牛做馬的,而兒子是要給自己養老送終的,自然什么都想從女兒身上扣到,然后貼補兒子。
等馬蓮兒再次推著車路過木橋的時候,就見之前熱心腸的姑娘正一邊哭著,一邊往山上去,忙把人攔住一問,了解了情況后,只覺得一陣無語。
馬蓮兒勸了好一陣,把姑娘勸的打消了尋死的想法,接下來又打聽了一陣子,知道這姑娘人品性子都不錯,正好服裝廠招工。
雖說只是打掃衛生的工作,但好歹是在廠里上班的呀,工資也不錯,總比在鄉下種田讓母親逼著嫁人換彩禮的好。
姑娘滿心歡喜的去參加考試,還專門在牛羅村的村口等著,就為了和馬蓮兒道謝。
馬蓮兒覺得自己沒做什么,不過就是知道廠里招工給姑娘傳了個消息而已,但姑娘心里卻一直銘記于心,當恩人看待。
在廠里工作了快一年,也不知道怎么的和馬蓮兒的大兒子看上眼,兩人就談起了對象。
知道兒子談了對象后,馬蓮兒可是特地請小黑看過,確定姑娘心地好,不是那惹是生非的人,又是那勤快過日子的,這才同意姑娘進門當兒媳婦的。
姑娘別看開朗勤快,可心里還是挺自卑的,這不,才進門沒半年就想著趕緊生下一兒半女的,這樣也算報答了婆家不嫌棄她之恩。
馬蓮兒娶這個兒媳婦也花了三百多塊錢來著,雖說不算是牛羅村娶媳婦花的最高的,但也不算少給了。
原本姑娘的母親還覺得少,不愿意呢,這姑娘回去就鬧著要尋死,要么同意,要么她扯根繩子上吊一了百了,讓母親一分錢都撈不著,反正她是不會嫁給母親看上的高彩禮的人家的。
一看閨女這么烈,魂都被人勾走了,于是那婦人就算再不樂意,也只能罵罵咧咧的同意。
不同意能怎么樣,那死丫頭是真的敢抹脖子呀,到時候她就真一分錢都拿不到了。
別人都覺得馬蓮兒的兒媳婦的母親有些拎不清,閨女要是和牛羅村攀上親事,那身為娘家人,好日子還會遠嗎,不要彩禮也嫁呀。
只有這婦人知道,自己這么些年對閨女當牛馬使喚,能拿錢也只有閨女嫁出去這一次,以后是想都別想了。
果然,出嫁后,除了回門那天,這姑娘是再也沒有回過娘家,哪怕馬蓮兒有時候回娘家,她也沒跟著順道回去過。
今年過年的年節禮,也只是簡單的備了一點,錢是一分都不給,就維持著面子上過得去就行了。
她常常感慨自己是走的牛屎運,如果不是正好踩了牛屎在河邊洗鞋子,那怎么會有機會到廠里工作,又怎么會認識馬蓮兒那在食品廠保衛科工作的兒子。
“對。”馬蓮兒:“所以,你別和姑奶奶說出來,你心誠就行。”
新媳婦聞言連忙點頭:“行,娘,我聽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