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告訴你,不拔,說什么都不拔,想拔我們村的葡萄藤,你先從我身上踏過去。”
“對,從我們身上踏過去。”
“你,你們!”牛羅村對面的人明顯氣壞了,指著為首的陳大柳,氣的話都說不好。
陳大柳:“我們,我們怎么了,我們老老實實地,你們倒是欺負人。”
“就是,講不講道理了,我們花了多少功夫才種下的,你說讓我們拔了就拔了,這地是我們的,我們也沒少交糧食,憑什么不讓種。”
太欺負人了不是!
這不是要斷我們村里的財路嗎!
我們一不偷二不搶,新開墾出來的田地,按規定是想種什么就種什么,怎么我們種葡萄就不行了,我們也沒短了上繳的糧食不是。
牛羅村的人不傻,姑奶奶不管是想喝葡萄酒還是想吃葡萄,一棵老葡萄樹就夠了,再不濟,百貨大樓買上幾瓶也是可以的,之所以這么大費周章,還不是為了村里人的生計。
地都種下了,他們這么多人都保不住二十畝的葡萄地,那就干脆抹了脖子,別活啦。
“我,我不和你們說,把你們姑奶奶叫過來。”為首的人明顯被氣的夠嗆。
他是新調來鄉社的鄉長。(不讓說公,所以,以后就叫鄉社啦,大家能看明白就好。)
到鄉社不過兩個月,發現了一些村子去年的糧食都沒有交齊,便讓人把這些村子的村長喊過去開會,一聽要補交,那些要么喊著窮,要么喊著日子過不下去了。
鄉長氣的直拍桌子,現在全國哪里日子不艱苦,城里人有城里人的任務,進工廠促生產,不也沒耽擱么,那鄉下種地,就是要種地啊,鄉下不種地,那干嘛,躺著等天上掉餡餅啊?
這些人一看鄉長發飆了,立馬就不說話了,但一提起盡快補交糧食這個事情,又開始紛紛哭窮,還有人干脆說起牛羅村。
“牛羅村過的那么好,自行車一買就九輛,怎么不讓他們交。”今天倆的人里就沒有牛羅村的人。
鄉長:“憑啥讓牛羅村補交,人牛羅村又沒有欠,再困難的時候那也沒缺過半點。”
不過,牛羅村買了九輛自行車?
這么有錢啊?
不過各村條件和情況不一樣,他和上一人交接的時候也聽說了牛羅村情況特殊,再說了,人家村里有錢,你不能不讓人買自行車不是,這也是鄉民生活條件好的表現啊。
“那現在缺糧食,牛羅村不種糧食,跑去種什么葡萄,這怎么說。”
“什么?”這話就讓鄉長怔住。
“牛羅村種了二十畝的葡萄地,連下新村的幾畝地都租過去種了,這事誰不知道啊。”
“還有,牛羅村今年種糧食可比去年少,倒是多種了不少菜。”既然說了,那就干脆一五一十說了。
鄉長很快就找來人拿來鄉里各村的耕地面積表一看,牛羅村的耕地面積不算最大,如果說種植糧食的面積減少了,秋收別說能多收一些,就是去年的量都不一定能保持。
雖說是按照耕地面積來繳納糧食,但你不能亂來啊,這樣牛羅村為了不餓肚子,肯定要少交糧食的。
(沒有人給我冒個泡嗎?是看累了,今天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