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不開,沈羲和索性不掙扎,由著服侍自己泡腳:“嗯,今日去一回便是。”
糧物一日運送數量有限,后續不知還要運送多少次,今日是第一日,諸多事清需要沈羲和親自出面,才能壓得住蕭長彥和蕭長卿,之后派莫遠去看著就成。
“信王與景王,我瞧著對鐵網如何送回很是好奇。”沈羲和提醒一句。
蕭華雍低聲一笑,拇指微微施力,輕輕安揉著沈羲和的腳底:“他們不止對此好奇,更對我如何搭上鐵索好奇。”
兩岸相隔甚遠,用拋得是不可能拋到對岸,下方河流湍急,泅渡或是行船都不成。
只不過這終究是他們解不了惑的難題,對岸算得上是個孤島,要繞行極其遠,才能順著分叉的平靜河流從另一端上岸,蕭長卿與蕭長彥縱使有心探查究竟,也無力實現。
“我見鐵網滑下來時,有火花迸濺,鐵網與鐵索當真不會磨斷?”沈羲和仍舊有心憂心。
“磨損自是有,磨斷卻非三五日,這雨也不知要下到何時,倘若當真還要延綿一兩月,你也無需擔憂,我會令人時刻查驗損耗,已經命人再趕制一些,以備后患。”蕭華雍眉目從容,“運糧之事,你無須擔憂,糧物運至,分發之后,當務之急,是挖渠掘道,引流入海。”
“外祖父他們把挖掘之道規劃好了?”沈羲和聞言問道。
蕭華雍給她擦干凈腳,將她抱起來放到軟榻上,用兔皮小毯子細心裹好,這才去洗了手,熏了香,拿了幾個畫軸。
沈羲和半靠在軟榻上,隨手取出一卷展開,畫卷上是這個縣粗略的輿圖,用不同顏色的顏料勾勒出各處積水情況,土質問題,是否適合挖掘,盡可能避開了民宅,但仍舊有少數避無可避要推倒征用。
沈羲和一卷卷展開,腦海里不由浮現這個河道挖出來之后的模樣,越看雙眸越亮:“若是成了,日后此地再無水患之慮!”
這是陶專憲與仲平直早一個月前就隱有計劃的水利工程,是得到了沈羲和與蕭華雍的支持,二人才不辭辛勞每一處落到實處,以最快的速度上呈過來。
“不止不用憂心水患,你看這些地方,有利于百姓澆灌,還有這幾處,陶公與仲公的意思是,順帶修建水庫,可以大量儲存雨水,也解決了日后的旱災之憂。”蕭華雍指給沈羲和看。
兩人有商有量,談到激動之處,歡聲笑語不絕。
“一切就緒,就差呦呦如何勸服百姓了。”
地方官員,雖然也會反對,但他們身在朝廷,也只能聽命行事,陛下盡管也會駁斥,然則天高路遠,現下消息互通不便,完全可以把陛下的命令視為無物。
只要百姓信服,愿意聽從調遣,一切便水到渠成。
沈羲和唇角上揚,別有深意地看著他:“我有個絕妙之法,一定能讓百姓一呼百應,只需借一借你的名頭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