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若接過語,卻笑道:“多謝老先生,這是謝錢。在下已經知道答案了。”
老翁一愣,隨即瞥了一眼楊霜,便說道:“姑娘既然知道答案,那就恭喜姑娘心想事成。”
楊霜陪李若若離開,笑著問道:“此簽不管求什么,都是上上簽,恭喜你了。”
李若若將簽語放進自己隨身攜帶的香囊,笑道:“公子也在打趣我了,求簽只是自得其樂,求個心里安慰,若是真能心想事成,那這感業寺必將人滿為患了。”
“話雖如此,但自我安慰也是非常重要的。”楊霜補充道。
李若若立即露出傾聽神色,問道:“請賜教。”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楊霜沒有過多解釋。
李若若品味這句詩,突然感慨道:“此詩豁達壯麗,可惜我未曾見過大海,不知詩中描繪的景色,倍感遺憾。”
楊霜笑道:“沒有去過的地方,才能牽動你的內心。既然覺得遺憾,以后去看看便是了。大海的遼闊和壯麗,如果沒有親眼所見,的確會遺憾。”
“去看看么?”李若若怔怔出神。
楊霜看她發愣,立即明白了原因。
她就算學富五車,才情了得,但終歸是女兒身,沒有勇氣辭別父母,去完成自己的心愿。
不僅僅是她,有多少人是這樣的?
人生來為活,但生活卻成了負擔。
楊霜便安慰她:“以后找個如意郎君,讓他帶你去,這樣不就行了?”
李若若柔柔一笑,反問道:“公子就這么肯定,我嫁的人愿意陪我去?也許他更希望我相夫教子。”
“那就嫁一個愿意的。”楊霜建議道。
但說完這句話,楊霜有些尷尬。
尼瑪,怎么有自我推銷的意思?
幸好李若若不是臉皮薄的姑娘,她笑了笑,將手中的香囊收了起來。
簽已經解過,兩人便去尋找李博。
只見那遠處的角落,已經聚集了不少人,都是看熱鬧的。
一群提著木棒的和尚圍著一位青年劍客,正在對峙交談,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楊霜四處打量,就看到李博正在青年劍客身旁,似乎加入了對峙,而且選擇的陣營是青年劍客。
“我這弟弟,好管閑事。”李若若一臉無語。
楊霜來了興趣,便帶人走了過去。
靠近后,就聽到雙方的交談。
“這位施主,感業寺乃清凈之地,不如移步后廂細談,如何?我們再此對峙,既打擾清凈,又影響這里的香客。”
“是啊施主,我們在這里爭論,也難分結果,還請施主移步。”
提棒的和尚們看著四周的人越圍越多,便提出了建議。
青年劍客抱著劍,目光微冷,并沒有說話。
但是李博卻叫嚷道:“現在知道怕了?你們包庇惡人時,怎么不說寺內是清凈之地了?別說李大哥了,我也看不慣你們這群禿驢。”
不愧是李博啊,果然好管閑事。
就在局勢沒有緩和之時,人群外突然響起一聲佛號。
“阿彌陀佛...”
眾人回頭看去,是辯逸法師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