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隋皇的提問,楊霜回答:“父皇,契丹算計大隋在先,偷雞不成舍把米,反而丟失了扶余城。看似是我們粉碎了契丹的陰謀,但大隋也損失慘重,那十萬多大隋將士豈能白白犧牲?這口惡氣豈是一座城池就算了的?”
“坐鎮扶余城的確不懼契丹的二十萬兵馬來襲,但是兒臣卻覺得是恥辱,不應該只防御,必須主動出擊!狠狠地報復對方,才能讓周邊國家知道大隋是有仇必報的國家,不容許任何人侵犯。”
隋皇點了點頭,連忙說道:“繼續說!你覺得如何報仇?”
楊霜指著哥勿城之東,說道:“契丹可以偷襲大隋,來而不往非禮也,我們也能,不如派一支精銳的兵馬從東面繞行,直插契丹腹地。當契丹兵馬進攻扶余城時,這支精銳兵馬會讓契丹皇帝如鯁在喉,讓他知道大隋的厲害。當然了,為了保證這支精銳兵馬的隱蔽性,不能調用關外的兵馬,避免被發現。兒臣建議從關內抽調,并從山海關出關,躲避契丹的察覺,出其不意方是致勝法門!這是兒臣的淺見,讓父皇見笑了!”
“哈哈…不不不,朕也有這個想法!用兵當用奇,你的主意和朕不謀而合,不過朕想的不是從東面繞行。”隋皇笑道。
楊霜一愣,目光再次放在地圖上,猛然明白了隋皇的打算,問道:“父皇是想從草原繞行,從西面用兵?”
隋皇應道:“沒錯!朕也認為突厥調兵是為了配合契丹,現在的突厥不可能進攻我們!所以可以讓明光侯的八千鐵騎鋌而走險,繞入契丹境內。但正如朕所說,這是鋌而走險,如果突厥真的用兵,那么八千精銳恐怕就危矣了,不如從東面繞行來的安全。只是從東面出發,關內的將士遜色太多,遠不如明光侯的八千鐵騎!朕擔心達不到我們的預期效果!”
千里奔襲,在敵國境內放肆,必須是精銳的兵力,不然很可能被包抄圍堵,以至于全部覆滅。
所以奇襲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必須要良將配精兵。
楊霜笑道:“父皇,明光侯的八千鐵騎是精挑細選,經過嚴格訓練,尋常士兵自然無法相比,但兒臣聽說,城外的護城大營也多有精兵,不如派人去挑選一些,再加上一些精銳的禁軍,組成六七千人的隊伍不成問題。此次去契丹奇襲,兵不在多在精,經此一役,也許這支新組建的兵馬會成為鐵騎一般的隊伍。”
“言之有理!”隋皇覺得在理,隨即拿定主意,道:“此事必須交給朕信得過的人,就讓楊林領兵,你覺得呢?”
楊林?當然可以!
“父皇,楊將軍武藝高強,而且忠心耿耿,的確是最佳人選。”楊霜回道。
誰知隋皇笑著說道:“朕可聽說你身邊的幾個護衛武藝高強,你不想派他們出去歷練歷練?”
楊霜正色道:“父皇,如果大隋需要,兒臣愿意讓他們跟隨。韓擒虎兇猛無敵,絕對是戰場上的殺將,張須陀和羅成也皆是將帥之才。他們充當兒臣的護衛,的確是大材小用了。”
“那你為何不舉薦他們?”隋皇問道。
楊霜解釋道:“雖有俗語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但兒臣覺得舉薦自己的護衛總有不妥,若被有心之人議論,恐遭非議。兒臣相信他們的能力,總有一日會成為大隋猛將,為大隋開疆拓土,為大隋開創不朽霸業!”
這番話說的正氣凌然,讓隋皇都信服。
隋皇笑道:“皇兒有心了。”
此時的隋皇越看楊霜越順眼。
煩你的時候,你隨便一句話都讓他頭疼。喜歡你的時候,說什么都覺得有理。
而看到楊霜變得這么懂事,隋皇又忍不住想到了秦王楊俊,忍不住說道:“你回京也有兩日了,朝堂上針對秦王的彈劾想必也聽說了吧。”
楊霜點了點頭,豈會不知道。
現在的秦王就是落水的狗,被所有人痛打。楊勇和楊廣是為了替母親報仇,楊諒、楊秀和楊超是落井下石,至于其他一些彈劾的官員,則是楊俊懲治貪官時得罪的一些權勢,他們展開的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