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公、杜公,你們看,這就土豆!”
長孫無忌提著一串土豆屁顛屁顛的就跑來獻寶。
“快讓老夫看看!”
房玄齡和杜如晦趕緊湊過去仔細看了看。
這一串土豆足足有七個。
個個都有拳頭大小。
當然,指的普通人的那種拳頭。
要是跟尉遲恭那種沙包大的拳頭一樣,那就不是土豆了,那是葫蘆娃。
房玄齡接過葫蘆娃……啊呸,接過土豆后,小心翼翼的擦拭掉泥土。
然后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皮是黃褐色的,形狀也大多是圓球形。
除了個別長的比較有個性。
比如某個長的有點像那啥的……
土豆的表面有點坑洼,看上去有點其貌不揚。
不過房玄齡很快就釋懷了,特么又不是蟠桃會,要那么好看干嘛,實用就行。
大概掂了一下。
房玄齡頓時心中一喜。
這一串土豆怕是有四五斤吧。
“克明,你來看看,這土豆約摸得有四五斤重吧?”房玄齡聲音略顯激動。
杜如晦趕緊接過來掂量了一下,然后一臉欣喜的點了點頭,“沒錯,差不離,差不離啊!”
然后拿起鉛筆趕緊記了下來。
其實按理說,在唐朝這個條件簡陋的時代里,即便土豆產量再逆天也就千斤左右。
但蘇格之所以敢保證千斤以上,是因為他有系統。
系統每天都會獎勵他一些東西。
雖然基本上都是一些假冒偽劣產品。
但實用性還是可以的。
像化肥這種東西,他肯定是有得到過的。
所以,即便不是土壤肥沃的上田,他也有信心保證畝產。
“對了國師,這土豆收獲一季需要多長時間?”李世民突然問道。
他之前沒去關注這個問題,現在才想起來問這個。
“快則一個多月,慢則三個月!”
蘇格這土豆是系統出品,屬于早熟品種,最遲90天左右就能收獲一季。
其中有些極早熟的品種,從出苗到收獲只要50天左右。
李世民一聽,“嘶……”
很明顯,又是倒吸一口涼氣的聲音。
“國師此話當真?”
“騙你作甚。”
于是蘇格坐了下來,慢慢的給李世民科普了一下土豆的早中晚熟三種品種。
并連土壤氣候化肥等一系列因素都科普了一遍。
甚至連大棚技術都說了一些。
就在李世民被蘇格唬的一愣一愣的時候。
另外一邊。
飛騎們正在熱火朝天的挖著土豆。
雖然天氣很熱,挖的他們滿頭大汗,汗水滴答滴答的不斷往地里掉。
但轉頭一看,齊國公和吳國公都挽著袖子跟他們一起挖土豆呢,那他們還有什么好埋怨的。
而且剛才聽這些大人物們談話,好像這玩意是什么仙家寶物。
畝產千斤!
乖乖,畝產千斤是什么概念?
他們雖然是當兵的,但絕大部分家里也是務農的,所以心里十分清楚畝產千斤的農作物對大唐百姓意味著什么。
所以這些飛騎都干的十分賣力,同時又小心翼翼的。
因為怕損壞了這傳說中的仙家寶物。
要知道,損壞一顆,就意味著少了一顆種子。
畝產千斤的種子啊!
這特么誰吃罪的起?
況且皇帝老大還在旁邊看著呢!
由于人比較多,很快一畝土豆都被挖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