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
馬邑。
也就是當年漢高祖劉邦被匈奴人圍毆了七天七夜,差點丟了性命的那個馬邑。
只是如今匈奴人嗝屁了,換了一個叫突厥的家伙。
作為與突厥佬近距離接觸的軍事重鎮,馬邑歷來是漢家兒郎駐扎的重要戰略地點。
此時李靖率領的大軍就駐扎在這里。
行營內。
李靖指著車上的一堆陶罐問道。
“這是什么東西?”
“回李公,這是罐頭。”
“罐頭?”
李靖拿起一只陶罐,用隨身匕首切開泥封槽口,露出里面的荷葉襯底。
掀開后,里頭便是黏黏糊糊的玩意兒,湊到鼻子口聞了聞,然后問了一下從長安過來的糧料官。
“這能吃?”
“李公勿怪,此物賣相雖是差了一些,不過還算可口。”
說著,糧料官拿起一只勺子,又拿了一只碗,挖了一勺仿佛稀牛屎的玩意兒,扣在碗里,接著隨意扒拉了兩下。
“李公請看,其中不但有肉,還有土豆、紅薯、玉米,豆子份量也足,依國師所言,營養搭配,干活不累!”
李靖聽完嘴角一抽,神特么營養搭配干活不累,國師總是說一些別人聽不懂的話。
此時罐頭的產量并不算高,但也不算低,給一兩萬精銳補充能量是不成問題的。
蘇格不敢說自己是營養專家,不過怎么讓這些古代土鱉們吃飽,他這只前世耳濡目染烹飪頻道的穿越狗,還是有點發言權的。
一只陶罐用草繩捆扎,就能保證運輸中不被破壞。
當然罐頭保質用玻璃更好,不過那玩意兒成本太高,蘇格暫時還沒打算大批量搞玻璃生產,所以退而求其次,用陶罐代替。
保質期是差了些,但冬末春初的氣溫,倒也差不了多少。
“這是什么肉?”李靖指著碗里的肉問道。
“回李公,這是豚肉。”糧料官一本正經的回道。
“豚肉能吃?”
李靖斜視了一眼糧官,覺得這貨會不會在逗我?
糧料官依舊保持著一臉嚴肅的表情,認認真真的說道。
“李公,此豚肉非彼豚肉,乃是以國師之秘法所飼養,肉質鮮美,不腥不燥,口感甚佳,卑下親口嘗過,敢以性命擔保。
況且陛下已命人成立飼豚司,我朝飼養豬豚之勢將大興,此乃功德,皆拜國師所賜。”
很明顯,這位一定是蘇格的狂熱鐵粉。
李靖突然覺得有點尷尬,輕咳了一聲說道,“將士廝殺艱苦,不能克扣糧秣啊。”
“李公放心便是,這些糧秣,足斤足兩,任意抽查。”
隨后李靖看了一眼陶罐里的惡心玩意兒,最后強忍著惡心嘗了一口。
發現,咦!可以啊這玩意兒。
“這便是國師所配制之物?”
“正是。”糧料官點了點說道。
“可存放三月之久?”
“國師所言,此時寒冬,保質期只長不短,三月以上亦不是不可。”
李靖頓時虎軀一震。
要知道,能保質三個月以上的熟食,在古代那絕對是逆天的存在了。
況且這里面還有肉。
行軍過程中有肉吃那可是奢侈行為,一般都是粗糧。
肉那玩意只有在出征之前和凱旋之后才能吃到的玩意。
當然,李靖身為三軍主帥,吃肉自然不是問題,但普通士兵還真就只能在這兩種情況下才能吃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