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兵!必須盡快退兵!
“傳令吳敦、昌豨兩位將軍,立刻向中路靠攏,與本將一起三路合擊牛金,務必將其一舉擊潰,再傳令梁熊梁都尉,放棄進攻泗水河渡口,轉向西南攔截曹軍騎兵,配合中路作戰……”
臧霸久經戰陣,經驗豐富,摸清曹軍的底細后,終于看透了曾經讓他困惑不解的戰場迷霧,把曹軍主將曹仁的心思猜了個七七八八……
在臧霸使出誘敵計之前,曹仁一直都在示弱誘敵,小沛的幾千曹軍就是一個幌子,用兵力薄弱的假象引誘瑯琊兵長驅直入,等到臧霸頓于堅城之下,曹仁就會率主力突然殺出連崗聚,內外夾擊,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臧霸和他心心相映,不約而同的也使出誘敵之計,經驗豐富的曹仁發現了瑯琊兵的異動,立刻意識到其中有詐,卻沒想到這是一個巧合,而是認為臧霸已經識破了他的誘敵之計,虛張聲勢的四面出擊,其實是準備逃跑。畢竟幾萬曹軍長時間的藏在連崗聚,消息很可能已經走漏,瑯琊兵兵分四路,張牙舞爪的反常樣子,就是為了讓曹軍摸不著虛實,掩藏自己逃跑的意圖。
一只腳已經踏入陷阱的獵物,豈能讓他輕易跑掉?
曹仁命令小沛的牛金先行追擊,又派出呂曠和呂翔的騎兵去拖住瑯琊兵,在騎兵的騷擾和壓迫下,瑯琊兵的撤退速度會變得比烏龜還慢,然后被曹仁的主力追上,擊潰,消滅……
猜到曹仁的戰略意圖后,臧霸立刻決定退兵。
但他深知越是這種危急時刻,越不能著急,如果現在下令全軍撤退,士兵們就會以為大事不妙,前線肯定打了大敗仗,部隊會陷入嚴重的混亂,慌不擇路的爭相而逃,被曹軍趁機一路追殺,打得落花流水。
面對虎視眈眈的敵人,幾萬大軍突然轉身撤退,很容易從撤退演變成全線潰敗,歷史上這種例子不勝枚舉,能夠全須全尾跑掉的,卻寥寥無幾,比如后世的敦刻爾克大撤退,英軍狼狽不堪的逃出歐洲大陸,丟掉了所有的重武器,卻仍然被稱作戰爭史上的奇跡。
臧霸現在面對的局面比敦刻爾克更危險,畢竟德軍當時正忙著占領法國,沒有把全部心思放在英軍身上,曹仁卻已亮出獠牙,要把他的三萬大軍一口吃掉。
想要全身而退,必須先和曹軍打一仗。
這一仗許勝不許敗,最好能殲滅曹軍的一部,讓曹仁摸不清瑯琊兵的虛實,不敢追得太緊。
和牛金的幾千步兵相比,呂曠呂翔的騎兵威脅更大,但是騎兵的機動能力太強,打不過的時候說走就走,臧霸如果調集大軍直接攻擊呂曠呂翔,很可能會被他們用放風箏戰術拖住,反而陷入被動。
退而求其次,臧霸決定先打牛金的步兵,但是一只眼睛仍然盯著呂曠呂翔,如果他們趕來救援牛金,就會踏入臧霸精心準備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