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輕騎兵!
按照這個速度推算,一晝夜趕到堵陽沒有任何問題。
出乎意料的是,行軍速度已經這么快了,竟然還沒有追上曹純。
晚飯后,三千虎豹騎打起火把繼續行軍,二更天的時候遇到幾個掉隊的士兵,才知道曹純在兩個時辰以前早就經過此處,現在大概已經進入葉縣地界,距離堵陽只有一步之遙。
“和公(曹純字子和)帶兵有方,我等自愧不如。”
曹休笑道:“我們現在這個速度,已經到了極限,若要強行追趕和公,恐怕就把隊伍跑散了。”
“的確了不起。”江岳點了點頭,對曹純也很佩服。
曹純帶著五千騎兵,除了他直屬的虎豹騎之外,還有其他雜牌部隊的騎兵,卻把曹休和曹真越拉越遠,真想象不出他是怎么做到的。
曹真猛踢馬鐙,突然從江岳身邊沖了過去:“咱們盡量再快些,子和族父或許已經和賊人接戰了……”
西南方向,隱約可以看到黑沉沉的連綿山巒。
那里,是組成南陽盆地的伏牛山和桐柏山。
南陽盆地位于秦嶺、伏牛山、桐柏山和鄂西北的大洪山之間,就像關中、漢中、中原和湖北中間的一個旋轉門,四面都可以出入,四面都有險可守,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一鳴驚人的楚莊王從這里出兵洛水,問周王鼎之輕重。
光武帝在這里起家,中興漢室。
岳飛從這里三次北伐,壯懷激烈。
蒙古鐵騎從這里南下,攻克襄陽后順江而下,南宋隨即投降。
三國時期,南陽盆地更是精彩紛呈,發生過很多經典戰例。
比如宛城之戰(宛城是南陽郡的郡治所在)。
又比如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
再比如水淹七軍。
(襄陽和樊城在行政上屬于湖北,在地理上卻屬于南陽盆地,就是因為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感覺南陽盆地太容易形成割據了,所以把襄陽和樊城劃給了湖北,不許南陽盆地變成一個獨立王國,也就是所謂的山河相制。)
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嚇得曹操差點遷都。
曹操為什么嚇得差點遷都?
原因很簡單,關羽水淹七軍后,眼看就要占領南陽盆地,然后可以從方城通道輕易進入中原,許昌首當其沖,無險可守,形勢的確非常危急。
方城通道!
南陽盆地的北面是伏牛山,東面是桐柏山,兩條山脈在南陽盆地的東北角交接,形成了一個罕見的喇叭形通道,就是所謂的方城通道。
方城通道是連接南陽盆地和中原地區的唯一通路,因為位置太過重要,春秋戰國的時候,楚國在這里修建了一條楚長城,城上的關口名為繒關。
三國時期,夏侯惇率部從繒關進入方城通道,氣勢洶洶的去攻打新野,半路走到一個叫博望坡的地方,差點變成烤鴨。
方城是后世的地名,在漢末三國時期,這個地方叫堵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