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關押圈養,也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一來師出無名,曹丞相本來就不承認偽曹的合法地位,把他的兒子長期圈養起來,又算怎么回事?二來也可能產生種種變數,如果將來由曹植繼承大業,還有一個和他身份相似,相貌也一模一樣的人活在世上,保不定會鬧出什么亂子。
還有一種可能,曹丞相和卞夫人見到六歲曹植的乖巧模樣,突然被喚醒父愛母愛,對他十分喜愛又該怎么辦?這個六歲的曹植,和曹丞相不但有破國之恨,將來可能還有殺父之仇,絕不能讓他接近曹丞相。
除了六歲的曹植,還有十一歲的曹丕,四歲的曹節,兩歲的曹沖,尚在襁褓中的曹熊……另外幾座乾坤門的對面,還有年幼的長子曹昂,如果留下曹植的性命,這些人又該怎么處理?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留下六歲曹植的性命,將來會帶來一大堆的麻煩。
夏侯惇用白綾將他縊殺,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我還是覺得,這件事應該稟報丞相,由他定奪。除了六歲的曹植,偽曹還有諸多家眷子女,難道都要一一縊殺?”想到要把曹操的家眷子女全殺光,曹純有些心虛。
“偽曹抗拒天兵,罪在不赦,誅他九族也是應該的,如何處置他的家眷子女,還要讓丞相操心么?你不要忘了,他們都是外人,和我們是滅門死仇。”
夏侯惇冷冷說道:“若是由丞相處死六歲的曹植,難免授人口實,落下不仁之名,我等身為下屬,就應提前料理了這些麻煩,不要讓丞相為難,丞相若是以為不妥,日后自然另有明示。”
董昭和劉曄都曾勸說夏侯惇,這件事越是糾結越麻煩,只有快刀斬亂麻,主動為曹丞相背下殘忍好殺的惡名,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曹丞相如果不想殺戮太重,就會下令饒過曹操的家眷,形成慣例后,以后再遇到類似的情況,前線將士不用這樣左右為難。
曹純沉思良久,說道:“既然如此,就傳令全軍,凡是遇到偽曹家眷,一律不準投降,就地格殺勿論!”
你要投降,我不受降就好了,曹操死于亂軍之中,總比投降后又被斬殺好聽一些。
——————
天色漸黑,曹軍收縮部隊,在博望坡附近扎營,同時派出曹休、曹真和夏侯楙,進入伏牛山和桐柏山,搜尋曹操的下落。
大火早已遠離博望坡,向伏牛山脈和桐柏山脈的深處蔓延,好在其他地方的植被不像博望坡這樣茂盛,也沒有這種穿堂風一樣的特殊地形,火勢已經慢慢減弱,無論是逃進大山深處的曹操,還是進山搜索的曹休、曹真和夏侯楙,只要小心一點,就不會被大火困住。
博望坡的威力卻無可比擬,曹操手下數千人馬(其中有三千多宛城來的援軍),被大火燒得傷亡過半,剩下一半僥幸逃脫的比如徐晃、樂進之流,也被大火烤得半生不熟,無力再來逆襲曹軍,審問俘虜后得知,只有守在博望坡出口的關羽安然無恙,帶著手下的幾百人馬安全的撤走,下落不明。
同樣下落不明的,還有獻帝和曹操的家眷,以及曹操手下的諸多文士謀臣,其中不乏荀彧、荀攸這樣的大人物,夏侯惇讓部隊休息了三個時辰,二更天就拔營起寨,繼續向前搜索追剿。
大軍沿著古驛道一路殺進南陽盆地,斥候送來探報,獻帝被關羽護送逃往宛城,曹操的家眷和那些文士謀臣看到曹軍緊追不舍,不敢繼續沿著大路逃命,大多都已躲進伏牛山和桐柏山。
江岳隨即接到命令,在前方十五里的地方進入伏牛山,搜索曹操的另外一位夫人——曹沖的母親環夫人。
關羽驍勇無雙,夏侯惇和曹純親自率領大軍,繼續殺向宛城。
只要攻占宛城,擒獲獻帝,哪怕被曹操逃走,這一仗也可以算做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