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吠日而已,不用理會那些腐儒。”
曹丞相沉吟片刻,點了點頭:“先固根本總是不錯的,可是吳越荊楚水網縱橫,有山巒大江之險,蜀地更是道路難行,我軍不習水戰,急切間難以平定荊州、益州和江東。”
如果沒有乾坤門,曹丞相集中全力,有信心打敗劉備、孫權和劉璋(但他還是輸了赤壁之戰,然后才有三國鼎立)。
乾坤門出現后,曹丞相大舉入侵異時空,戰線拉長了好幾倍,到處都要分兵駐守,到處都要從許都支援錢糧物資,哪怕從前線撤回來一部分兵力,也沒有足夠的力量平定南方各地。
“正因為如此,才要先固根本,以圖長遠。”
荀彧緩緩說道:“我軍在許都乾坤門對面,已經占據了徐州、兗州和豫州大部,以及揚州和司隸的一部,除了小沛方圓數百里之地,其他各處都是可守可棄,丞相可盡取其丁口牛馬,經小沛乾坤門送至許都,填充到青徐司隸等地……”
掠奪人口?!曹丞相的臉色猛然一變,手掐額頭,陷入沉思。
乾坤門一座接一座的出現,曹丞相早有左支右絀的感覺,前幾天特意交待荀彧,讓他做一個戰略方面的規劃,卻沒想到荀彧會給出這樣一份答案!
乍一聽,荀彧的計劃非常保守。
仔細一想,卻是老成持重的謀國之策。
現在已經出現三座乾坤門了,將來很可能會出現第四座,第五座……甚至更多的乾坤門,每一座乾坤門后面都有一個幅員萬里的大漢帝國。
曹丞相的軍隊再能打,也不可能把這些地方全打下來。
就算能夠打下來,也不可能實現長治久安。
總而言之,曹丞相的地盤已經足夠大了,繼續攻打其他三國位面沒有多大的意義。
曹丞相原本所在的這個三國位面,卻是他的根基,盡可能的增強這個位面的國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哪怕再出現十座二十座乾坤門,起碼可以自保。
國力的強弱,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這其中,曹丞相最需要的就是人口。
多多益善,大量的人口!
從中平六年董卓亂朝,到建安十三年曹丞相統一北方,經過多年的諸侯混戰,北方各州人口銳減,和漢朝一個大郡差不多,從其他位面遷來大量的人口,可以迅速恢復生產,提供足夠的兵源和人才,從而大幅提升國力。
有朝一日,曹丞相治下有億兆百姓,百萬大軍,數不盡的糧秣軍械,再去攻打其他的三國位面,還不是手到擒來?
“常言道故土難離,遷徙丁口可不是一件小事,若是遷徙的丁口太多,容易鬧出亂子,若是遷徙的丁口太少,又不濟事,你們打算一次遷來多少人?”
大規模的遷徙人口,將會耗費無數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比大軍遠征麻煩十倍百倍,曹丞相不得不慎重。
“丞相所慮極是,好在戰亂之時,小民只求茍活性命,只要能夠在丞相之下安居樂業,遷來數百萬丁口并非難事。”華歆笑道:“我等已經核算過了,打算用一年時間遷民百萬,三年時間遷民五百萬,五年時間遷民一千萬,把徐州、兗州、冀州和司隸都填充到中平年間的人口。”
徐州、兗州、冀州和司隸,這幾個地方飽受戰火蹂躪,人口損失最大,荒廢的田地也最多,很容易安置移民。
“五年遷民一千萬……嗯,這可不容易,不過能用五年時間遷來一千萬丁口,一切都值得!”
曹丞相經過反復考慮,大致同意了荀彧和華歆的計劃,乾坤門出現后,天下大勢已經出現重大變化,遷徙人口是關乎國本的百年大計,比其他事情更加重要。
另外遷徙人口也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還關系到戰略方向的選擇,關系到今后數年的發展方針,曹丞相和荀攸、華歆從頭再梳理一遍,定下了遷民、南征、鎮守、遷府一共四件大事。遷民,就是遷徙人口。
五年遷徙一千萬移民,只是拍腦袋得出的數字,具體實施中還要根據情況再調整目標,曹丞相希望把這個數字再提高一些,力爭能夠遷來一千五百萬到兩千萬移民,徹底解決本位面的人口問題。
南征,就是南下攻打荊州。
趁著劉琦和劉琮兄弟相爭,南下攻占荊州,可以為統一這個三國位面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如果可能的話,可以繼續攻略江東的孫權,益州的劉璋,總而言之,南征是今后幾年軍事上的主攻方向。
鎮守,就是分兵駐守已經占領的地盤。
在乾坤門對面的那個時空,曹丞相占領了豫州、兗州、徐州、以及司隸、揚州的一部分,這么多的州郡不能白白讓出去,都要分兵駐守,另外司升聚乾坤門和雙月蕩乾坤門也要派重兵駐守……總的來說,這些地方應該采取守勢,爭取和敵人談和,等到將來時機成熟,再發起新的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