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天下同心。
曹丞相最后幾句稍微有些遲疑,好像在整理思路,緩步走到江岳的食案旁邊,終于順利的完成了全詩。
江岳卻微微一愣。
一首《短歌行》念完,文武百官納頭便拜:“我等定會竭盡全力輔佐丞相,成就大業!”
不拜不行。
在這首詩里,曹丞相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幾乎是對天下賢才的深情告白,所謂士為知己者死,這個時候不表示一下感動、振奮和誓死效忠的復雜情緒,以后還混不混了?
荀彧也和眾人一樣伏地而拜,臉上的神情卻有些復雜。
周公吐哺都出來了,曹丞相這首《短歌行》分明是一首反詩,不臣之心昭然若揭,荀彧一向忠于漢室,聽到這首詩后心情非常沉重——但是這種場合下,也不能說什么煞風景的話,否則就是自己找死。
看到文武百官臣服效忠,曹丞相哈哈大笑,又意猶未盡的一轉身,對江岳問道:“江卿,本相這首《短歌行》做得如何?”
“丞相這首《短歌行》,必然能夠流傳千古,僅憑此詩,天下英雄皆遠遠不及丞相。”江岳以最恰當的方式客觀陳述事實,《短歌行》的確是流傳千古的好詩,這個馬屁拍得沒有一點心理負擔。
曹丞相仰面大笑,聲震屋宇:“哈哈哈,沒想到江砍頭都說這首詩做得好,嗯,但愿如卿所言,此詩果然能夠流傳千古。”
什么意思?
**裸的歧視啊!
江砍頭為什么就沒有評詩的資格?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丞相這首詩一氣呵成,我愿再獻一字,請丞相品鑒。”
“嗯?什么字,你說說看。”
“《論語》有言: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我愿向丞相獻上一個‘歸’字——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受到蝴蝶效應的擾動,曹丞相的這首《短歌行》誕生的場合時間都改變了,今天晚上他又喝了個半醉,一時考慮不周,最后一句變成了‘周公吐哺,天下同心’,江岳按照真正的《短歌行》,把它改回了‘天下歸心’。
突然間,大堂之中變得鴉雀無聲。
曹丞相緊皺眉頭,臉色變幻不定。
荀彧的嘴角微微跳了一下,不敢置信的抬起頭,看著江岳。
荀攸、鐘繇、董昭、華歆、劉曄等等等等,神情各異,也都一起看著江岳。
慢慢的,曹丞相的眉頭漸漸舒展,眼角漸漸翹起,陡然間又放聲大笑。
“好!這個字改得好!江君文武全才,乃是本相的一字師,可受老夫一拜!”
說著話,曹丞相端起桌子上的耳杯,向著江岳點頭示意,然后一飲而盡。
董昭和華歆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里看到了濃濃的斗志,把江岳當成了頭號勁敵——沒想到啊沒想到,江砍頭竟然還是一個拍馬屁的絕頂高手,他給《短歌行》改了一個字,比大家跪在地上磕頭的效果還好。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個馬屁簡直拍出了天際,拍到了另一個乾坤,難怪曹丞相會笑得如此開心。
“丞相謬贊,岳實不敢當!”
江岳連忙避讓,順手給曹丞相打了個預防針:“丞相博古通今,我就是不提,丞相很快也會想到這個‘歸’字……”
萬一再蹦出來一個曹魏后期的三國位面,《短歌行》肯定已經問世,到時候曹丞相很難說是個什么反應,必須給他先打個預防針。
“哈哈哈哈,這倒很有可能,老夫也覺得這個‘歸’字最為合適,就像有話說不出來,被你一提終于找到那個字眼了,痛快!痛快!”
曹丞相興沖沖的返回自己食案,舉起耳杯笑道:“諸位,今晚都要開懷暢飲,不醉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