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春之戰的第三階段是夜襲黃巾大營,斬殺雷薄陳蘭,生擒楊弘,收服孫夏。
這一仗,同樣可圈可點。
以兩千多新兵對五萬黃巾軍,兵力相差二十倍,敵人雖然是一群烏合之眾,也很難輕易取勝,張遼設身處地的推演,如果換成自己指揮戰斗,多半會奔襲陽泉,攻擊之必救,再突然回師將其擊破。
“這樣應該也能取勝。”江岳微微一笑,以張遼的能力,肯定能在運動戰中充分調動黃巾軍,使他們露出破綻,黃巾軍的裝備太差,士氣太差,疲于奔命的回援陽泉,哪怕有五萬大軍也會敗在張遼手下。
“可惜最多只是慘勝。”張遼搖了搖頭,很不滿意的樣子,黃巾軍的家眷子女都在陽泉城中,為了他們的安全,黃巾將士肯定會拼命作戰,根據推演,張遼哪怕能夠取勝,自身也會傷亡慘重。
江岳的戰術卻更加高明,不戰不走的緊盯著黃巾軍,逼迫他們自己露出了破綻,士氣也是越來越低,黃巾軍遭到夜襲后,出現了大面積的炸營,曹軍幾乎沒有遇到有組織的抵抗,就輕易打贏了這一仗……
把壽春之戰的三個戰例分析完,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個時辰,看著江岳年輕的面龐,張遼的腦海里突然跳出一句話:
天生將種!
兵曹歸檔的戰報都非常簡略,對敵我雙方的部署往往一筆帶過,中間的斗智斗勇更不會詳細記述,只有聽過江岳的解說才能真正理解這些戰例,張遼反向推演,如果把自己換成張曼成和朱儁,恐怕也很難逃脫敗亡的命運。
江岳還不到二十歲,也不是將門子弟,打仗的本事怎么這么厲害?
唯一的解釋,就是天賦。
江岳是個天生的將才,生來就會帶兵打仗,假以時日的話,也許會成為像韓信那樣的絕世名將。
時間已至正午,兩人草草用飯后,來到跨院的演武廳。
“我今天教你一套刀法,賢弟練熟之后,大有益處。”張遼已經換上短衣,從兵器架上選了一柄長刀,倒提在手中。
“刀法套路嗎?那都是花架子吧。”江岳有些抵觸,套路的表演性大于實戰性,用來強身健體很不錯,戰場廝殺卻好像沒什么用處。
“你的刀法筋骨已成,卻沒有皮肉,所以不夠圓轉,與人斗狠搏命是足夠了,卻不能沖敵破陣……”
張遼耐心解釋,套路自有其實用價值,如果過于排斥套路練習,反而有失偏頗。
第一次指點江岳武功的時候,張遼已經看出,江岳練刀的大方向是對的,劈砍撩掛砸,招數簡潔實用,可是中間缺少墊招,刀法因此支離破碎,缺乏系統性。
這樣的刀法,一對一單挑的時候沒有問題,到了千軍萬馬的戰場上,卻不夠用。
“你記好了,這套刀法里面的進手招數非常簡單,反倒是那些看似無用的墊招,一定要練得熟極而流。”
張遼含肩收腹,猛然推出長刀,把這套刀法為江岳演示了一遍,從頭到尾基本上都站在原地,不像一般的套路那樣來回游走,虎虎生風,動作遠遠談不上美觀,甚至還有些古怪和別扭,但是另有一股肅殺之意。
這套刀法并不長,總共只有二十八式,最后一式長刀倒挑,刀鐏下砸,全套刀法結束后,正好又回到了持刀而立的起手式。
江岳若有所悟:“這是馬上的功夫?”
張遼笑道:“不錯,你先站在地上練熟了,再上馬練習。”
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