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丞相甩甩腦袋,不恥下問:“江卿,我來問你,你這個生意怎么會幾方都賺錢,這筆錢究竟是從哪里來的?”
“做生意本來就應該雙贏和多贏,這筆錢其實是將來的收益,修路的錢就是做生意的本金。”江岳無法用三國時代的語言說清這件事,不可避免的借用了后世的詞匯,在旁人聽來,又是一些生造出來的新詞。
“雙贏和多贏?呵呵呵,我只聽說無商不奸,無奸不商,沒想到做生意還能利國利民,今天真是大長見識。”曹丞相笑吟吟地看著江岳:“我剛才說錯了,你不但有治世之才,還有陶朱之能,若是棄武從文,霸府諸曹的曹掾中,必有你的一席之地。”
忙忙碌碌的,轉眼過去了好幾天,許都的第一批資金終于到位,移民中也有數萬人確定沒有感染瘟疫,在曹軍的看管下離開營地,開始在連崗聚修路。
男耕女織,自給自足,是這個年代主流的經濟模式,社會分工和物資流動遠不像后世那么繁忙,設卡收取過路費的收入并不多,但是連崗聚乾坤門緊鄰許都,又是連接兩個時空的必經之路,所以有很多人看好修路收錢這門獨家生意,參股入資非常踴躍。
漢朝的有錢人,尤其是那種非常有錢的世家門閥,投資渠道其實很少,主要就是買田買地,開鋪子做生意都是點綴,了解修路收錢這門生意的經營模式后,全都怦然心動,其他的都沒什么,他們最看重這個“與國同體”,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子孫后代如果不善經營,再大的家業也會敗落,有這么一個“與國同體”的生意保底,家族的抗風險能力就會大大增加。
投錢吧,毫不猶豫!
一個個世家門閥像比賽一樣,爭著搶著給丁斐送錢,丁斐如果不收或者少收,還會不高興,每每搬出自家幾百年的家族底蘊,或威逼,或利誘,或者大發雷霆,或者軟語相求,總而言之一定要送錢給丁斐。
丁斐半生如一日,愛錢愛到骨頭里,遇上這種做夢也想不到的場面,哪怕這些錢其實不是給他的,也感到幸福無比。
靠著同鄉加發小的關系,丁斐賣老臉向曹丞相請求主管此事,曹丞相答應后,立刻爆發出驚人的工作熱情,籌集錢款,勘察設計,調集工匠等等,很快就做好了一應的準備工作,就像充電的機器人一樣高效,而且不知疲倦,修路的開工日期也因此大幅提前。
除了忙于公事,私事更加上心,丁斐首先和江岳、卞秉敲定股份比例,兌現了當初的承諾,把江岳的股權增加到兩成,然后請卞秉出馬,以修路生意的股權為籌碼,和曹洪談判。
坦率交換意見,然后就是親切友好的交談,曹洪雖然和丁斐一樣愛錢,但是也有武將爽利的一面,三言兩語就和卞秉達成了一致意見,木材生意的份額讓出一半,換取修路生意的兩成股權,當然該交的本金一樣要交。
曹洪對此非常滿意,修路生意現在是許都城里人人矚目的焦點,各個世家豪門和武官武將都想來插一腳,兩成股權已經很難得了,曹洪其實也不可能獨吞這兩成股權,還要和夏侯惇、曹仁等人分享。
卞秉同樣很滿意,他和江岳、丁斐也是共享兩成股權,江岳再占其中的兩成干股,卻是空手套白狼,本金都由卞秉和丁斐墊付,所以卞秉現在也非常缺錢,還需要向親友借貸,沒有興趣要更多的股份。
有錢好辦事,源源不斷的資金流向連崗聚,修路的進展非常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