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鐵的手藝差一點,我的力氣不夠。”周賓抬起麻桿一樣的手腕,做了個揮錘打鐵的動作。
“認字嗎?會算學嗎?”江岳進一步下調對他的期待值。
“字當然認得,算學也不錯,是真的不錯啊,我以前幫家里記賬的。”周賓的眼睛里終于有了幾分自信。
“那就好,這幾天跟著我,寫寫算算的事情就交給你了。”江岳就像一個挑剔的HRD(人力資源的老大),拍板收下了一顆歪瓜裂棗——這個年代里,認字的都算人才,起碼可以當個文字秘書。
和周諾、周賓一起來的,還有胡銑和他的長子胡鰲。
胡銑只有三十多歲,胡鰲卻已經滿二十了,比江岳還大幾個月,他和胡銑一樣生得五大三粗,如果說周賓是一顆豆芽菜,胡鰲就是一只胖冬瓜。
三國時代和后世的審美觀不同,后世的男性以虎背狼腰為健美,腐女總是把公狗腰掛在嘴邊,簡單說就是倒三角的體型最帥,三國時代的男子卻以虎背熊腰為健美,簡單說就是正三角的體型最帥,許褚、典韋之流被世人評價為“雄壯”,都是仗著自己腰粗。
腰粗肚子大,說明你能吃飽飯,在這個食物缺乏的年代就算有錢人,普通老百姓一天只吃兩頓飯,都得扎緊褲腰帶過日子,看到腰粗肚子大的胖漢,自然人人羨慕,舉個更形象一點的例子,哆啦A夢里的胖虎如果到了三國時代,就是迷倒萬千少女心的時尚先鋒。
胡鰲就是三國版的胖虎,不但體型像,眉眼神情也像穿越來的,卻比胖虎多了幾分顧盼睥睨的自信——長的帥,而且從小就因為長的帥而一帆風順的人,才能有這種自信的眼神。
見到江岳的目光轉向他,胡鰲納頭便拜,聲若洪鐘,明顯事先練習過。
“主公在上,請受某一拜!”
江岳微微一怔,主公不是隨便叫的,曹丞相手下的文武百官,除了官職相稱之外,大多數都叫他明公,只有曹家將的個別嫡系將領,以及許褚這樣的親衛將領,才會叫他主公——劉備的江湖氣更重一些,手下的將領叫他主公的更多。
“呵呵呵,犬子自幼好武,愿為將軍一家將,請將軍務必收留。”胡銑很有優越感的看了周諾一眼,開始介紹自己的兒子。
“當兵就要吃苦,你能吃得了這個苦,就起來吧。”江岳點點頭,也沒問胡鰲的武藝如何,就直接通過面試,看他胖虎一樣的體型,武藝肯定不怎么樣,肚子大不等于力氣大,許褚、典韋那樣的異類終歸是少數。
(啰嗦一句,其實到了明朝,虎背熊腰仍然是男子健美的標準,原因很簡單,明朝的老百姓同樣吃不上飯,所以羅貫中才會在《三國演義》里把許褚塑造成腰大十圍的形象,但是半渡嚴重懷疑,許褚如果真的和胖虎一個體型,肯定非常笨重,動作遲緩,上了戰場就是送人頭的。
但是為了不影響閱讀體驗,本書仍然按照《三國演義》來塑造許褚的人設,畢竟腰大十圍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搞出一個細腰乍背的許褚我自己都覺得別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