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予決定錄歌,把歌傳到網絡平臺試試水。
他家里就有一整套設備,和專門打造的錄音室,這是今年元旦,他藝考通過的時候,母親兌現的承諾。
這半年的時間,他除了復習文化課外,就是在煩悶的時候坐在里面練唱,也寫一些歌。
只不過,這些歌水準都不怎么樣,在網絡平臺也沒有激起太大的水花。
雖然粉絲也積累了一點,但在行業里,還是算小透明。
他發布的平臺是網樂云音樂。
給自己起了個‘野子’的藝名作為發布作者。
因為那時候他還叫林野,這就像朋友劉東,同學朋友喊他東子一樣,他們稱呼林野為野子。
既然這首《倔強》是帶有編曲的曲譜,制作起來就容易得多。
現在有了作曲理論的加持,在制作的過程中,姬予越來越發現這首歌的好,無論歌詞、作曲,還是編曲,在流行樂里都是一流水準。
姬予一開始準備所有伴奏自己彈,比如吉他、貝斯,比如架子鼓等等,一個個錄完再做混音,但聽回放的時候,還是覺得差點意思。
就在姬予準備放棄,改用軟件合成的時候,腦海里響起系統聲音:
“錄音室可以打卡,是否簽到。”
現在哪還用猶豫。
“簽!”
“鋼琴技能+1,電子琴技能+1,吉他技能+1,貝斯技能+1,架子鼓技能+1,混音技能+1。”
看到腦海里這個,姬予當時就驚了。
又是個大禮包?
不過看到后面的+1,大概也明白,這是每個技能提高一點。
嘗試著挨個彈奏一會兒,姬予感覺變化好像不是太大,不過他又想到了什么,錄下來再用耳機聽。
這一次,他察覺出了一點區別,確實更好一點,比如銜接、轉換之間,更流暢了。
如果能一直打卡就好了,姬予這么想著。
“可以重復打卡。”系統回應。
姬予立刻喜不自禁!
該怎么打卡,姬予問系統,但他這次沒回答。
想到剛剛的提示,以及昨天說的環境、情緒,大概這兩者達到某個程度吧。
于是,姬予沒有再急著錄音,而是一個個的練。
剛開始還沒有什么反應,到最后他沉浸其中沒再注意了,腦海里就收到“+1,+1……”的提醒。
這一天,他什么也沒干,除了母親打了兩個電話,只有下午兩三點餓得受不了了,出去蒸了點包子吃,以及拉撒外,一直都在自己的工作室里。
而腦海里,隔一段時間就出來“+1,+1……”的提醒。
這感覺別提多棒了。
讓他想到初中學校運動會,在一個女生的鼓舞下他參加了長跑,在快要跑不動的時候,聽到她喊著“加油!加油!”,就跟打了雞血似的,“老”當益壯撒丫子狂奔!
姬潔下班回來的時候沒看到姬予,于是像往常那樣打開工作室的門。
果然在里面。姬潔微微松了口氣。
而此時,姬予正在那兒唱著:
“你說被火燒過才能出現鳳凰,
逆風的方向,
更適合飛翔,
我不怕千萬人阻擋,
只怕自己投降……”
聽到這里,姬潔一怔,然后嘆了口氣,輕輕關上了門,靠在門邊的墻上,眼眶微紅的想到了很多。
至于讓孩子改名,去他嗎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