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六皇子,三皇子數年前因意外早亡,二皇子被人謀害中毒后雖撿回了一條命但是身體孱弱,二皇子出身信國公府的淑妃娘娘一早就拿著白綾跪在二皇子宮前一副誰讓她兒子去送死她就先一步死的態度,四皇子坐鎮錦東,也不合適,剩下的五皇子本來是最合適的人選,可偏偏在就要定下來之時,病倒了,還是讓人聞之色變的天花之疾,當即便被挪去了別宮養病。
最后,就只剩下被趕去守陵的大皇子了。
這位命運多舛的皇長子沒有任何拒絕的余地,接到了圣旨之后連身上的重孝都沒換便被接上了馬車,直接往西北而去。
皇帝皇長子,崔皇后生的嫡長子,哪怕如今淪落平陽,可皇帝并未廢后,崔皇后身后事如何辦理都影響不到她仍是皇后,文景帝的元后,嫡皇長子的身份拿得出手,而且,也廢的毫不心疼。
皇帝是這樣認為。
其余人是這樣認為。
哪怕是那些曾經支持崔皇后崔家的也是這樣認為,畢竟,崔皇后還有另一個皇子,不管是在當年還是在如今,四皇子總比大皇子多了一份希望。
宮里曾有傳聞,四皇子出生之時,皇帝大喜,曾欲為其取名承稷,便是承繼社稷之意,后來雖然沒有取了這名,但與其他皇子長字排序不同,四皇子以承為序,他從一出生便有別于其他的皇子,后來的種種,便是造化弄人了,只是如今,錦東在他手里,而且在失去了朝廷的支持之后還能維系下去,更能證明此子大有可為。
若大皇子能順利完成使命順利歸來,是好事,若是命喪西北,對于四皇子來說,也有好處,同胞兄長為國犧牲,這份功勞便會記在他身上。
……
皇宮,二皇子宮。
二皇子雖已到了能出宮建府的年紀,但因為身體孱弱,淑妃便求了皇帝將他留在宮中,以便照顧。
二皇子宮便是如此來的。
“母妃,以后莫要這般了。”
淑妃將手里的白綾卷起,交給了旁邊的宮人,冷笑道:“放心,你父皇不會讓第二個人死在他面前的!”
二皇子殷長佑面色發苦,“可到底惹惱了父皇。”
“便是不惹惱他,他還能厚待我們?”淑妃譏笑,“這么些年了,我也算是看清楚了!佑兒,你的這位父皇眼里心里只有姓安那賤人!”
“母妃……”殷長佑面露惶恐,“小心隔墻有耳。”
“那又如何?”淑妃絲毫沒將這事放心上,“連崔氏我也不放在眼里,安氏算個什么東西?你放心,只要信國公府在一日,她便不敢動我!再說了,眼下她眼里心里盯著的都是崔氏生的兩個崽子,分不出心神來給我們母子!”
“母妃是說這次是沖著……”殷長佑臉色更惶恐了,“大皇兄都已經被趕去守陵了,崔家也沒了,哪怕四弟在錦東,可也威脅不了她了,她還要趕盡殺絕?”
“崔氏擋了她這么久的路,死之時還擺了她一道,她焉能咽的下這口氣?”淑妃冷笑道,“況且,殷長乾便是趕去了守陵可也還是嫡長子!就算沒了嫡也還是長,是我我也容不下!”
“母妃……”殷長佑嘆了口氣,“他們已經夠慘了……”
“慘?”淑妃陡然怒道,“他們有你慘嗎?!崔氏是死了,可保住了她崔氏滿門,還送了她小兒子一個錦東!他大兒子也還活著!活的健健康康!可我兒卻日日飽受病痛折磨,纏綿病榻!他們慘什么?!”
殷長佑連忙跪下,“母妃息怒,是兒臣……”
“你起來!”淑妃連忙將他攙扶起,“地上涼你不知道嗎?太醫說你不能再受涼了!”
“母妃,兒臣已經見好了……”
淑妃眼眶發紅,因為悲痛也因為悲憤,若不是安氏那個賤人,她兒豈會成了如今這般樣子?!此生她只要不死便絕不會與她作罷!“崔氏也是個廢物,高居皇后之位,手握兩個皇子,竟然都斗不過一個不要臉的賤人!死了也活該!”
“母妃……”
淑妃吸了口氣壓下了心里的怒意,“好了,母妃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