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宮中貴人們的爭斗影響不到尋常老百姓的日子,西北歷經了一番戰亂過后,蕭條了不少,只是說書行業卻異軍突起。
這也得益于聶榮大將軍。
西北的每一處茶寮、酒館只要是有說書的,聶大將軍的威武事跡那是必說的劇目。
殷承祉一路走來已經不知道聽了多少個版本了,一個比一個離奇一個比一個神話,若背后沒有人操縱,豈會如此?
是聶家在為自己造勢?
崔家敗落之后,聶家想一騎絕塵?
可聶榮不是傻子,崔家為何落得如此下場他不會不清楚,聶家這么些年一直謹小慎微,甚至將家眷壓在京城,不就是為了讓皇帝放心嗎?
如今這般高調,便不怕觸了皇帝心里的那根弦?
又或許,這便是皇帝想要的?
他容不下崔家,也容不下聶家?
不對!
皇帝容不下崔家里面有不少安氏的手筆,安氏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皇后出自崔家,她若想取而代之就只能除掉崔家,可聶家不一樣!
聶榮不是已經投靠了安氏一派了?
皇帝若要對付聶家,便是要砍了安氏好不容易得來的臂膀!安氏豈會讓他這么做?
是與安氏一派不和的人?
殷承祉更加傾向于是安氏一派的政敵做的,讓皇帝忌憚聶榮,從而讓聶榮失去兵權,至少削減他的兵權。
而在得知聶榮領兵前去南邊平亂之后,他更覺得這個猜測沒錯。
只是他們失敗了。
皇帝還是信任聶榮,又或者說安皇后在皇帝跟前還是很有說服力,至于安國公世子一同前去,殷承祉自然也知道為何。
安家是想插手軍中。
培養心腹還不夠,他們要讓自己的人進入軍中。
而父皇允許了。
他允許了!
因為寵愛安氏嗎?可他是皇帝啊!還是——
“師父,真的有人能控制別人嗎?”進入秦州地界,殷承祉問出了盤踞在心中許久的問題,從秦往東便是回錦東,而往南,便是去京城。
馮殃看了看他,“想做什么便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