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些,像只是為皇帝的喪儀增添威儀似得,沒有人阻止,也沒有人提出異議,哪怕株連無辜,哪怕牽連甚廣,似乎也入不了那些正忙著皇帝喪儀的宗親大臣,更入不了為皇帝披麻戴孝守陵的未來君主眼中。
殷長乾的皇帝繼承已然沒有任何的懸念在。
便在皇帝入殮當天,在皇帝的靈柩之前,大皇子唯一的威脅最大的競爭對手四皇子殷承祉俯首跪下與眾人一同懇求大皇子登基為帝。
大皇子沒有再推,但堅持要等皇帝入葬之后方才登基。
宗親朝臣自然不再反駁了。
這是新帝大孝。
皇帝的喪儀進展的很順利,外面關于安氏余孽的清掃也很順利。
而便在皇帝快要出殯之時,忽然間傳出了一些不好的傳聞,言未來的皇帝如今的大皇子不孝,說他明明是第一個帶領將士抵達京城,可攻入京城以及皇宮之時,他卻不在,相反,四皇子帶領錦東軍攻破皇宮,沖進火場將皇帝救出來,后又命人平定京城動亂,抓拿安氏余孽,盡心盡力為皇帝效力,更是為了救皇帝而不惜冒險只身出京尋找救命良藥,只是可惜沒能及時將藥送回,也因為這個,四皇子當場吐血、瘋癲成魔。
而大皇子呢?他在皇帝駕崩前一刻才回到京城,恰恰是四皇子離開京城去為皇帝尋藥,而又那么不巧他一回來,沒多久皇帝便駕崩了……
皇位更迭的第一場風波喧囂而來了。
然而還沒成氣候便別四皇子殷承祉親自打散了,四皇子痛斥造謠者用心險惡,更為大皇子正名,大皇子之所以遲遲不來那是因為去了皇陵,安皇后那妖婦不禁打算在皇宮縱火與先帝同歸于盡,更是命人前去皇陵埋下火油,意欲將大殷皇族的歷代先祖陵寢全部摧毀,更是派人前去崔皇后的埋骨之地,要將崔皇后之尸骨取出,用來要挾大皇子,當時大皇子得知皇宮已有自己的嫡親弟弟在,先帝的安全可保障,便先派人前去護佑崔皇后陵寢,又親自趕往皇陵阻止安氏余孽毀皇陵,所幸及時趕到,方才阻止了安氏余孽的惡行,而在阻止安氏余孽惡行之后便第一時間趕回京城。
所以大皇子不是不孝,是大孝。
真正的大孝!
至于那造謠之人,不是安氏余孽便是心懷不軌!
有了四皇子的這番正名,謠言自然便成不了氣候了,皇帝如期出殯,大皇子、二皇子以及四皇子扶靈前往皇陵,三日之后,皇帝靈柩順利入葬皇陵,與移過來的崔皇后靈柩一同埋入了深深的地宮,從此與塵世隔絕。
殷承祉沒有隨眾人返京,他向新帝請旨留下為先帝守陵三月。
尚未登基,但人人已以陛下尊稱的殷長乾神色平靜,連日來的喪儀讓他消瘦了不少,臉上也多了明顯的疲憊之色,“你既要留,那便留。”
“謝陛下。”殷承祉瘦的更加厲害,少年的身體原本就在抽條,如今折騰下來更是像是骨瘦如柴了,聲音也沙啞難聽,“陛下保重。”
“不過三月罷了。”殷長乾淡淡道,“四皇弟怎么說的好似往后再也不會見似得。”
“三月雖不長,但陛下必定諸事繁忙。”殷承祉垂首繼續說道,“望請陛下保重龍體。”
“呵。”殷長乾嗤笑一聲,“這才多久,四皇弟這官話是說的一套一套的了。”
殷承祉抬起頭,“陛下……”
“行了。”殷長乾似乎不耐聽下去了,“你放心,我雖曾數次想知至你于死地,但如今到底時過境遷,很多事情都不一樣了,皇兄這皇位能不能坐穩,怕還得靠你幫襯著呢!”
“陛下……”殷承祉神色一震。
“行了!”殷長乾嗤嗤道,“那些場面話便不必再說了,你心里如何想的,我一清二楚,你放心,父皇臨終之前我便保證過只要你安安分分,錦東便是你的天地,你想要誅滅蠻族為閭州枉死百姓報仇是吧?可以,只要你有這個本事,我這個皇兄自然會成全你,殷承祉,雖說我仍舊不喜你,但這世上除了你之外,再也沒有與我更親的人了!母后死了,父皇也死了,不管過去如何,如今,便只剩下你我二人了!”他盯著他,一字一字地說道:“你給我聽著,你想要的,只要我能給的我都會給,而我想要的只有一點,殷承祉,好好的當你的錦東王,安安分分地贖你的罪,過你的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