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促撤軍,讓燕王在軍中的威望受損,但在百姓之中,威望卻更盛了,尤其是閭州的百姓,簡直是將燕王當再生父母了。
至于軍中,雖說威望受損,但皇帝的旨意,燕王只能遵從,而那位所謂的監軍在,更是表明此次錦東軍未能一舉剿滅蠻族最大的責任并不在燕王,而是在朝廷,在皇帝。
尤其是皇帝還派了聶榮來當監軍!
聶榮是誰?
崔家軍舊部的人都知道,而不是崔家舊部的也清楚。
聶榮聶大將軍,不是已經死了嗎?
死在了三年前的安氏禍亂之中,怎么突然又冒出來?還是拿著皇帝的旨意來阻攔錦東殲滅蠻族,后又留了下來當了錦東軍的監軍!
監軍是什么?
監什么軍?
前朝之所以被滅其中一個原因便是皇帝往軍中派壓根兒不懂打仗的監軍!
皇帝是不信任燕王嗎?
燕王去京城豈不是兇多吉少?
在短短的一個月中,哪怕派來的監軍不是不懂打仗的文人甚至宦官而是曾經戰功赫赫的聶大將軍,哪怕錦東軍的各大將領未曾有過變動,撤軍之后的所有后續事宜也都在井然有序,那位監軍也很安分,甚至一直待在總督府中,連軍營也沒來,看起來好像壓根兒就沒打算插手軍中事務,可皇帝不信燕王,甚至忌憚燕王,這對于錦東軍上下來說也是一個極為重大的打擊,將士們憂心忡忡,兵士們更是出現了惶恐情緒。
若是燕王回不來了,錦東會如何?錦東軍又會如何?
好在,燕王平安回來了,然后對撤軍之后的事情巨細無遺地過問,大大地安撫了兵士們的心,至于他那分明不對勁的情況,也唯有身邊親近之人才知曉,為了穩定軍心,自然嚴防死守了。
再后來,燕王的情緒也緩過來了,狀態回復到了出兵之前,而為了進一步穩定軍心,燕王又一次親自巡視了各地軍營,探望戰死將士的家眷和傷殘退伍的兵士……種種言行都在告訴錦東軍所有人,皇帝并非不信任錦東軍,更不是不信燕王這個親弟弟,而是西北那邊出現了突發狀況,朝廷無法為錦東軍后續作戰提供保障,為了不讓兵士陷入孤立無援之地,方才決定撤軍。
皇帝對錦東軍此次出兵的收獲也是大為贊賞。
爾后,皇帝嘉獎錦東軍的詔書傳來,更是證明了燕王的話。
只是時機未到,并非君臣不和。
而撤軍,也并未失敗!
這一場出兵,不但擊退了蠻族的侵襲,更大大地震懾了蠻族,同時告訴天下人,錦東軍只防守不攻擊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錦東,再也不是只會等著蠻族來,有朝一日,他們會主動去!
徹底殲滅蠻族之日不會太遠!
一時間,錦東軍的戰意甚至比發兵之前更盛了。
這些,是所有人都樂見的。
哪怕殷承祉是不得不接受現實不得不做這些粉飾太平的事情,但能有如此結果,也是欣然接受。
皇帝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這一年冬季的補給足足加了一倍,送來的都是最好的東西,而對于燕王的年節賞賜,更是所有親貴之中最厚重的,燕王府的庫房都堆不下了,甚至不得不從軍中撥了一隊人過來專門守護這些東西。
而好不容易松了口氣有些許閑暇時光一下子就都被這些東西破壞了,別人領賞是興高采烈,燕王殿下領賞領的那是一個十足黑臉。
不滿意皇帝的賞賜?
還是真的和皇帝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