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天天過去。
被困在江北的明朝太上皇最終堅持不住,放下最后一絲矜持,當眾草擬罪己詔,接著,又主動去除帝號,只求能夠得到上天原諒,保存性命。
對此,陸離欣然同意。
而便宜老爹果然不出所料,冊封其為逆命侯,象征性賞賜了一些金銀珠寶。
沒過多久,待在京都的光桿皇帝自覺來金陵請罪,跟逆命侯一樣,要求去帝號、國號。
但他卻不要求保住自身性命,而是想要新朝開恩,保存明朝宗廟,讓死去的祖宗能夠享受到血食,不至于成為孤魂野鬼。
這明顯是多此一舉。
新朝建立之初,陸離就叫留在金陵的朱家子孫,將明朝歷代天子的牌位從奉先殿拿走,迎回家供奉,而各大寢陵夜也設有百戶所看護。
不僅如此,逢年過節,明朝開國之君洪武帝,甚至可以享受天子規格的祭祀,永樂帝、洪熙帝、宣德帝,祭祀規格則依次稍減,后世那些平庸,亦或者昏聵的皇帝,則享受諸侯之禮。
這般待遇,算不上薄涼。
而了結心事的明朝最后一任天子,竟然選擇了上吊自殺。
陸詡覺得惋惜,畢竟,明朝亡國跟他沒有半點關系。
眾所周知,妖孽國師是逆命侯在位之時,招入朝廷,而普渡慈航它伏誅以后,逆命侯又為了自己能夠堂而皇之的離開京師,決定禪位給年僅弱冠的太子。
并且,這老貨臨行前,還特意卷走大部分護衛,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城市,以及少量太監、老弱婦孺,給新上位的皇帝。
陸離聽到這個消息后,則感慨,明這一朝的末代皇帝,難道真擺脫不了上吊自殺這個結局嗎。
莫非是什么神秘詛咒
按照正常歷史,明朝最后一個皇帝崇禎,在李自成破城以后,選擇了以身殉國,自縊于煤山,終年三十四歲,而他在臨死前,用鮮血書寫遺詔
朕涼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賊直逼京師,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
這話有一點不假,明朝滅亡確實跟那群尸位素餐的官僚有很大關系。
當然,崇禎帝自身,同樣有責任,畢竟他剛愎自用、性格多疑。
而這個皇帝就不同了。
從未掌握權力,一切的因果都是由逆命侯,也就是他那個昏聵無能的父親犯下。
冤有頭,債有主。
經過一番討論,這個無辜的少年皇帝被初謚為“大明欽天守道敏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征發五千百姓有償服役,為其在洪武皇帝的孝陵旁邊修建墓園。
以天子之名下葬,卻不以天子規格下葬,不破壞與民休息的新朝政策。
至于罪魁禍首逆命侯,陸離也沒有追究,因為他看了一眼生死簿,老家伙身體已被酒色掏空,沒多久能活,只能繼續蹦跶兩個月。
到時候,以諸侯之禮下葬,再于其墳頭塑一個銅像,跪著朝向明太祖的孝陵懺悔,并對百姓開放,讓他們發泄這么多年積累的民怨。
處理前明諸多事宜的同時,新朝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發展著。
根據客觀規律,王朝初期,君臣皆勵精圖治,可以開創一個接一個盛世。
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可新朝的發展速度屬實太快了。
盤踞在鄉野大澤中的妖魔精怪要么選擇歸順,造福一方,要么被修士當場打殺,剝皮吃肉,取走有用的材料,用來煉器、煉藥,亦或收藏。
鬼怪冤魂,則由城隍派出陰兵悍將緝拿,為惡者押入城隍廟內部的小地獄受刑,為善者則被收編,而有冤屈的鬼魂,向判官陳明情況后,交由陽間官府處置。
一時間,人道大興。
不過,不可能凡事都稱心如意。
旱災、蝗災,各地時有發生。
雖說陸離分封群神,可以敕令湖泊、水澤龍神下雨緩解旱災,能夠用地煞“禳災之術”解決蝗災,但未免也太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