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場考試陣營安排如下
1、朝鮮國前三道水師統治使李舜臣麾下將領
2、朝鮮國義士
3、大明薊遼總督邢玠麾下將校
任務
1、殺倭
2、挫敗日本太閣豐臣秀吉的陰謀
3、反攻日本
難度上不封頂,節節攀高
懲罰
獎勵
評審團評價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致戰。
校長評價引明神宗皇帝實我國家仁恩浩蕩,恭順者無困不援;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
注本場考試禁謀逆篡位,身具天子氣者,天子轉龍虎,一刻換十刻,用以提升官階
彭
沒有任何討論商議的時間,白光無可抵擋,在教室內炸開,將所有人吞噬。
朝鮮首都。
漢陽城,又稱漢城。
陸離勐地睜開眼睛。
入眼處并非戰場,而是一群身著盛裝的文武大臣,他們簇擁著一個莽袍老人。
“還請將軍護我國土。”
話落,蟒袍老者親自斟酒,接著,又喚來一名太監,躬身將酒樽送到陸離面前。
此時此刻,他已經消化完所要繼承的記憶,沉聲道“賊若來,惟決戰而已。”
總兵陸離,第一位援朝的明軍將領,于六月下旬率領麾下遼東鎮的三千精銳官兵跨過鴨綠江,奔赴漢城,于朝鮮國都休整三日后,繼續開拔,南下抗倭。
眼下,朝鮮國王正率領群臣,為他舉行盛大的出征儀式。
“將軍之志,壯哉”
朝鮮王身側,有一個身戴甲胃,眼窩深陷的中年男人揚聲高呼。
元均,誣陷良將李舜臣,并在前不久取代李舜臣的位置,出任朝鮮三道水師統治使。
其人昏聵無能,經常帶著小妾在軍隊議事的大帳內縱情聲色,根本不理軍務,致使水軍紀律敗壞,出現越來越多的逃兵。
本來在第一次抗擊倭寇中大放異彩,積累豐富經驗的水師中堅軍官,一批接著一批選擇退出行伍。
當日本水軍來攻時,此人非但沒起到作用,反而徹底葬送了朝鮮的精銳水師。
不過,剛帶入身份陸離并沒有干涉此事,因為他如今只是個總兵,沒有資格干涉政局,尤其還是他國政局。
在朝鮮王以及朝鮮滿朝文武的注視下,陸總兵將御賜之酒一口飲盡,頭也不回的朝城外軍營走去。
沒有人怪罪他不識禮數。
倭寇壓境之際,大明武將表現得越決然,越能夠安撫人心。
昔年,陸離也曾指揮過千軍萬馬,而今這三千精銳士卒,并不難收攏。
“開拔,南下”
“是。”
總兵歸營后,一聲令下,旗幟揮動,這些來自遼東的老卒便依令行事,離開漢城駐地,向南方行軍。
此行目標是一個叫南原的地方,位于朝鮮全羅道南部,距海岸線僅六十公里。
在這里,可以居高臨下俯瞰半島東南端一系列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