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島津家也需要更多陽光下的土地。
上次戰爭中,他們個個如狼似虎,打掉多少家底都不心疼,可惜初戰惜敗大明。
“如今只要朝鮮八道,想必是可以實現的。”鬼島津仰天嘆息。
他們賭上國運,發動了二次戰爭,希望結果能夠差強人意。
與此同時。
倭島,本土。
伏見城。
本該面色慘白的秀吉恢復了精力,就在不久前,他突然宣布要前往半島戰場,親自督促大名們英勇作戰。
對此,有忠心耿耿的家臣想要開口相勸,但看到太閣那幽深的眸子,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徹底打消。
也許秀吉大人久病難醫的身體,突然恢復得如此好,便是與這事有關。
“備船,最遲明天就要出發。”
“嗨”
感覺自己恢復年輕的秀吉,重新變得豪氣萬丈,他要親自去盯著那群猴崽子,免得他們出工不出力。
開疆拓土能夠延長自己的生命,也能夠讓“豐臣”姓氏變得更加尊貴,而氣運護體,無往不利
接受眾多大名效忠的秀吉知道,他骨子里是個自卑的人。
盡管經歷了“下克上”的戰國時代,舊秩序近乎崩潰,可有些傳統觀念,已經深深烙印在骨子里,縱然使用卓絕的武力也無法根除。
身為農民的兒子,秀吉可以攪弄東亞風云,布武天下,卻始終混不進貴族階層。
源氏、平氏、橘氏、藤原氏。
散布在這片土地上的守護大名,體內多多少少留著這四系大姓的血,比如
他曾經源效忠的主人織田信長,乃平氏之后。
武田信玄、德川家康是源氏后人。
在過去,每逢對戰,兩方主將乃至大名,都得先對一下族譜,比一比誰家先人更加風光,要是祖上不行,尚未開打,戰斗力就得弱上一籌。
而秀吉祖上出身低賤,他削尖了腦袋,也想躋身貴族行列,這樣一來,不管未來如何,兒子秀賴都會有一道護身符。
過去幾十年里,秀吉編造各種說法,先將自己打扮成平氏后裔,后來又認藤原一脈的近衛前久做干爹,躋身藤原氏。
最近這些年,他換了一種說法,宣稱自己的母親得到過天皇臨幸,自身血統不凡,必須要在四大姓之外,再創一個姓氏
豐臣。
奈何苦心孤詣給自己臉上貼金,始終沒有太多成效,沒有貴族敢反對,卻也沒有一個主動叫好。
表面上,這群流著貴血的人對他這個泥腿子恭敬有加,可轉身離開以后,便會滿臉厭惡地抽動鼻子,彷佛呼吸同一片空氣,會少活十年。
所以,已經貴為太閣,能夠征調全力的豐臣秀吉還要奮斗
這段時間以來,他覺得自己像極了秦朝那位始皇帝嬴政。
只不過,老秦人非常尊敬他們的王,而秀吉尚未給全體倭人一個尊重他的理由。
“快了。”
“征服朝鮮就行了。”
放在數年之前,豐臣秀吉會夸下海口,他要征服大明,繼而征服整個世界,包括西方,讓日光照射的地方,全部歸自己管轄
可第一次戰爭,大明武將們讓這只上躥下跳的猴子知道,他離征服大明還差很遠,若非本土有太多隱憂,遠征軍都派往倭島,蕩平這個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