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已過。
明軍占據優勢。
黑田長政麾下也只有五千人,而明軍騎兵在野外能夠酣暢淋漓地發揮出自身威力。
且解生、擺賽等將士皆來自大明西北,聽名字就知道是草原人,因此,馬上作戰的能力不弱于遼東軍。
第二天,戰報延后小半天送至漢城方向,讓他們能夠及時了解到前線局勢。
類似于第一天。
解生說,倭子于午間發動正式進攻,幾乎壓上了全部人馬。
不過,鎮守第二道防線的弟兄前來支援,明軍在人數上略占優勢,壓得倭賊頻現敗相,雙方一直膠著到天色已黑,索性暫時罷兵,就地扎營,均未離開戰場。
在此期間,內心忐忑不安的朝鮮王,雖然不敢輕上前線,但也派出使者去稷山,對浴血奮戰的明軍士卒表示慰問,給予口頭鼓勵。
對此,頗貴滿臉傲氣地對使者說
“倭寇很兇悍,前面死光了,后面還住前沖,老夫我五十多歲,在大明時,跟周邊蠻族打了幾百場仗,從未見過比倭子更難對付的東西。
不過,只要我西北鐵騎發起突擊,他們也只能引頸就戮了。”
說著,便展示麾下騎兵的戰果。
一顆又一顆剃著光頭、半禿月代頭的倭寇首級。
看得李朝使者激動到難以自持,畢竟,只有死掉的倭寇才是好倭寇。
對付這種滅絕人性的島國畜生,必須比它們還要殘忍,大將解生說,等將倭子全部趕下海,就在海岸線上用這些東西,鑄造一座京觀。
倘若后世,有倭國余孽繼續侵略別國,就讓它們看看自己的祖宗。
此外,解生還從使者那里了解到,南原守將陸離奇跡般殺出重圍,從海面沿著水道進入漢城,且麾下仍有成建制的兵力。
先是驚訝,后是敬佩。
別看頗貴說得那般狂傲,其實他也不得不承認了,倭子確實難纏,哪怕有些畏懼廝殺,但等到了生死關頭,還是能夠爆發出令人側目的戰斗力。
最終,在使者心滿意足離開前,解生讓他帶句話給陸總兵,說
他們在今天下午的戰斗中,干掉了一個名叫葉一枝的倭子將領,其他穿著金盔,用金粉裝飾甲胄的小頭目,也殺死三十多名,算是給死在南原的弟兄報了仇。
這份善意到了第三天早晨,來到陸離這里,他心中對解生等人好感大增。
過了沒多久,新戰報準時抵達。
至日平明,賊連炮張兩翼以進,白刃揮映,毒氣掩日,奇形怪狀,驚眩人眼。吾等應炮突起,爭奮椎鞭之,中之瓜折。合戰未久,賊大潰。遂渡水而走
倭人撤軍了
本該高興的扮演者們知道,接下來,才是真正的苦戰。
黑田長政帶著兩千余人灰溜溜撤走,雖說前兩天的戰斗,以消耗毛利家士兵為主,但自家本隊還是損失嚴重,大名高橋遠種戰死。
若非他本人奮力拼殺,將其頭顱帶回,明軍這邊又有戰績可以炫耀了。
但也僅限于頭顱,主要尸體仍在明軍控制下,將來帶高橋遠種回本土安葬,還得用木頭、皮革,給他縫個全尸。
不打了再打下去,一條老命都要賠進去。
河流對岸。
毛利秀元看著滿身傷痕的黑田長政,從水里爬出來,心里也明白,往后很長一段時間,別想指望使喚這家伙拼命了。
不過,這兩天的激烈戰斗,也讓毛利徹底看清了明軍虛實,眼下只剩三千余人,無法翻天。
所謂翻天,是指陸離在南原時,一會兒變成慶忌,一會兒變成朱厭,各種馬甲層出不窮,三昧真火和紅蓮業火交替使用
硬生生把兩軍對壘,騎、步、水、鐵炮兵之間的廝殺,變成了神話復刻。
“這支明軍戰斗力很強,作戰意志也值得稱道,但沒有援軍,又經過黑田家的消耗,已是強弩之末。”
“全軍出擊,上”
說著,提前搭建好的浮橋在水中快速完成拼接,同時,神官出手將河流徹底冰封,足夠大軍越過。
剛把倭子打跑,沒等兩個時辰,三萬生力軍撲了過來,解生心中驚疑不定,最后命令打光所有炮彈,壓制了一波攻勢,便轉身撤走了,表現得異常干脆。